痔瘡和脫肛是兩種不同的疾病,痔瘡脫出的是痔核,脫肛脫出的是直腸粘膜,建議大家要生活規律,避免劇烈運動,不要久坐和久蹲,多做提肛運動,清淡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的松軟通暢。
痔瘡疼痛不明顯,是因為內痔位于黏膜,神經分布較少的緣故。便血和脫肛是內痔常見的表現,出血發生在便前或便后,一般是鮮紅的,不與大便混合。脫肛常發生在中晚期,是因為內痔增大、黏膜松馳而致。外痔因部位靠外,容易與其他物體發生摩擦,加之神經豐富,疼痛和感染比較常見。脫肛癥狀為有腫物自肛門脫出,初發時腫物較小,排便時脫出,便后自行復位。以后腫物脫出漸頻,體積增大,便后需用手托回肛門內。
直腸、肛管在排大便后向下脫出于肛門之外,稱為直腸脫垂,俗稱脫肛。肛管直腸脫垂(脫肛),是指肛管、直腸粘膜、直腸全層和部分乙狀結腸向下移位的一種疾病。脫肛初期會出現便秘、排便無規律,有直腸滿脹和排便不凈的感覺,排便時有腫物脫出,可自行縮回。脫肛加重后,排便稍用力甚至咳嗽、走路等稍用腹壓的情況下都可引起脫肛,不能自行縮回等這些癥狀。
痔瘡脫肛的表現為有腫物自肛門脫出。初發時腫物較小,排便時脫出,便后自行復位。以后腫物脫出漸頻,體積增大,便后需用手托回肛門內,伴有排便不盡和下墜感,有的病人會有疼痛或出血。
早期有肛門下墜感或里急后重。最常見的癥狀是直腸脫垂本身,四分之三的病人是肛門凸出腫物。初始腫物可自行還納,隨著病情發展需用手還納,甚至咳嗽、噴嚏、舉重物的增加腹壓時也可脫出。未能及時復位這,可發生水腫、嵌頓或絞窄,疼痛劇烈,脫出的黏膜可出現潰瘍出血。
問題分析:脫肛為直腸脫垂,肛門括約肌松弛引起。可到醫院肛腸科就診明確。
意見建議:忌辛辣刺激,多吃膳食纖維豐富蔬菜水果粗糧,服用補中益氣丸。勤做收縮肛門鍛煉肛門括約肌功能,必要時到肛腸科注射治療。祝你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