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沒有必要過于緊張的,積極的通過腸鏡進行切除就可以了,經過切除以后,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平常要特別注意調整飲食習慣,盡量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和生硬的食物,要注意戒煙戒酒,同時可以考慮定期進行復查。
通常情況下,直腸息肉是指從腸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內的隆起狀病變,直腸息肉早期不會表現出有身體不舒服,多數情況下在出現大便的改變,患者做體檢時,常發現腸道息肉,而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便血、息肉脫出、黏液便等癥狀,建議患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患者可以通過內鏡下手術、腹腔鏡切除術、肛內鏡微創手術等方式進行治療。
直腸息肉癥狀有便血:出血多發生于排便之后,呈鮮紅色,且不與糞便相混。排便習慣改變:當直腸息肉較大或多發時,可出現腹痛、便秘、腹瀉或伴里急后重。脫垂:息肉較大或數量較多時,可隨排便脫出肛門外。腸道刺激癥:如腹瀉、腹痛、腹部不適、膿血便、里急后重等。
直腸息肉的癥狀為直腸內出血,多發生在排便后,為鮮紅血液,不與糞便相混,多為間歇性出血,且出血量較少,很少引起貧血,直腸下端的息肉可在排便時脫出肛門外,呈鮮紅色,櫻桃狀,便后自行縮回。
女性直腸息肉早期癥狀有間斷性便血,血染與糞便之外,鮮血,量不多,若息肉位置低,排便時可脫出肛門外,呈鮮紅色,櫻桃狀,便后多能自行回縮,若并發感染或潰瘍時,可出現粘液血便。里急后重等直腸刺激癥狀。
小兒直腸息肉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便血。
患者的便血可呈現手紙見血的特征,但以大便帶血或大便后血較多,對于血附著在大便表面,與大便無混血、出血量少。由于出血部位不同,可發生腹痛和腹瀉,有時伴有嘔吐。另外也會有大便習慣的變化,比如稀便和次數的增加;有時會伴有腹痛、腹脹和腹瀉。也可表現為里急后重,大便不盡,肛門下墜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