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癥狀很有可能是又引發了直腸炎癥,具體的癥狀還是需要做檢查,如果根據檢查結果來證明是炎癥,那就需要進行抗炎治療。平時要多喝水,也要適量的活動。而且在飲食方面也需要注意,生冷堅硬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都不可以吃,還要少量多餐,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孩子如果出現了痔瘡大便會通常帶血,大便形狀發生改變或者是腹痛,不想吃飯等現象。可能和遺傳,或者是飲食等引起的。需要用灌腸消炎減輕膿性分泌物及出血,必要時做一下結腸鏡下的電凝止血。平時多讓寶寶吃些粗纖維食物,合理改善飲食調整胃腸功能。
如果是小息肉很少引起癥狀,息肉增大后最常見的癥狀為直腸內出血,多發生在排便后,為鮮紅血液,不與糞便相混,多為間歇性出血,且出血量較少,很少引起貧血,直腸下端的息肉可在排便時脫出肛門外,呈鮮紅色,櫻桃狀,便后自行縮回,直腸息肉并發感染時,可出現黏液膿血便,大便頻繁,里急后重,有排便不盡感,少數可有腹部悶脹不適,隱痛或腹痛癥狀。當腸蠕動牽拉息肉時。
直腸息肉需要及時切除的,因為直腸息肉是癌前病變的一種,早起發現并及時切除是可以預防癌變的。檢查確診后再治療,因為直腸息肉很容易跟肛乳頭肥大、內痔相混淆。需要由專業大夫通過肛門鏡或者電子結腸鏡檢查才能確診,而且電子結腸鏡可以檢查整個結腸是否也存在息肉,并且切除后需要將切除下來的組織送病理化驗,來確定病變的性質。
發現直腸息肉以后需要進行手術切除,根據直腸息肉的形態、位置和大小,采用不同方法。如果是靠近肛門能夠在肛門下進行處理,就可以在肛門鏡或者肛門手術直接進行經肛門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