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全身顫抖需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后再對癥下藥。具體分析如下:
首先要做的是對病人的溫度進行檢測。如果體溫過高,就會出現寒戰、全身顫抖的癥狀。還可以做血糖的測量,如果血糖過低,也會出現全身顫抖的癥狀。此外,還要考慮到癲癇發作、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等神經內科疾病。需要到神經內科做血壓,血糖,腦電圖,電解質,肝腎功能等方面的檢查。,那么極可能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需要調節自己的情緒,必要時遵醫囑口服一些抗焦慮和鎮定的藥物。
全身發抖主要是由于壓力過大、精神緊張、焦慮、恐懼、憤怒、情緒不穩定等原因造成的。身體顫抖通常是輕微的,沒有明顯的精神癥狀。如果有這樣的癥狀,可以通過適當的休息來緩解。
還有一種是帕金森引起的,病人會渾身顫栗,以運動遲緩、肢體或者頭部靜態性震顫為特征,這是一種神經的退行性病變。目前該種疾病的治療方法是以苯海索、丙環定、東莨菪堿等為首選的藥物,配合電刺激、推拿、針灸等中藥。
肌肉抖動的原因可有肌肉勞損、疼痛刺激、帕金森病、特發性震顫等。
1、肌肉勞損:因為長期造成肌肉負重,導致肌肉出現經常性受累的情況,會出現肌肉的震顫。
2、帕金森病:會出現不自主的肌肉震顫,表現為靜止性震顫,同時還會伴有動作遲緩的癥狀。
3、特發性震顫:肌肉顫抖常見的原因是特發性震顫,好發于在雙上肢部位,表現為不自主的震顫,還有的人可以伴發著頭部的不自主的搖動。
引起頭部顫動的原因有:
原發性震顫、帕金森病等。需要去醫院接受治療。特發性震顫是一種最普遍的錐體外系病變,是一種最常見的長染色體顯性遺傳病。60%的患者有家族性疾病,在30多歲之前很罕見,且發病率和流行度均隨著年紀增長而增高。隨著病情的增加,其臨床表現也會越來越嚴重。自律性震顫是一種單征性的病癥,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自制性震顫,即在保持某種自律狀態下,四肢保持某種程度的自律性震顫,當四肢完全松弛時會徹底消失。
當患者出現生理性的顫抖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當身體發冷的時候,顫抖的行為可以釋放能量,調節體溫。感冒發燒的時候,人體的免疫系統會盡量殺滅有害的病菌,使血管擴張,血液流向感染部位。由于血液遠離皮膚表層,肌肉神經系統受到寒冷刺激而收縮,從而出現全身顫抖、反復、嚴重的顫抖等癥狀。如果長期發生顫抖,也有可能是帕金森病,建議盡早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