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腳崴了的病人,冷敷通常一兩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
冷敷的目的,主要還是起到收縮血管,減少出血和腫脹的作用。但是等到傷后48小時到72小時以后,血管已經(jīng)閉塞了,就需要進行熱敷,熱敷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血腫的吸收,有利于損傷的修復。另外,對于腳崴以后的病人,要注意休息,均衡飲食,才能有效促進腳部的恢復。
一般情況下,腳扭傷不能在局部摩擦,不僅會造成骨頭斷裂,還會對周邊的軟組織造成傷害。若在初期進行局部摩擦,則會使局部紅腫加劇,且不能輕易減輕,且有增加局部傷害的危險;但如果紅腫消失了,可以用手摩擦,會造成局部紅腫消失,從而影響傷口的恢復。所以不能用摩擦療法,要及時的進行患肢抬高、早期冷敷、3天后進行熱敷和物理療法來加快傷口的恢復,如果出現(xiàn)了腳崴的情況,應盡早進行治療,有利于身體健康。
主要是由于受傷或用力不當造成腳踝扭傷、毛細血管破裂,所以會有腫脹,每次冷敷約20分鐘,48小時內都是通過冷敷來緩解腫脹和疼痛,48小時后可以通過熱敷來緩解,也可以這樣做。其他熱療法,例如短波熱療、透熱療法或磁療。
扭傷的腳踝通常冷敷48小時左右。踝關節(jié)扭傷是一種常見的損傷,多見于一些喜歡運動的人群,或在行走時不慎將腳踝翻轉、外翻,導致腳踝疼痛、腫脹、畸形、活動受限等癥狀。患者需要迅速冷敷,防止腫脹加重或繼續(xù)發(fā)展。
患者冷敷到醫(yī)院做X線、CT、MRI檢查,確定是否有骨折。如有骨折,應采取保守或手術治療。如果沒有骨折,單純軟組織損傷,建議患者繼續(xù)冷敷48小時,避免腫脹加重,踝關節(jié)也不要太腫。48小時后可換熱敷。
病情分析: 你好,崴腳之后要及時用涼水沖洗并把腳抬高以利血液循環(huán)
意見建議:你好,現(xiàn)在可以用些活血化瘀的藥物,盡量減少活動,最好是拍片觀察下
病情分析:如果是在傷后24后了,此時是不建議持繼續(xù)給予冰敷的。冰敷是在急性損傷期用藥的,可以控制局部損傷持續(xù)加重。此時建議給予局部熱敷,這樣可以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對改善局部供血,促進局部病變的恢復是有積極作用的。
意見建議:在局部熱敷的過程中注意避免對寶寶局部的皮膚造成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