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并發白內障是糖尿病的并發癥。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伴有白內障,建議在醫生指導下做白內障手術。另外,飲食方面要注意不能吃太多的糖分,還要注意運動,不能熬夜,不能抽煙喝酒。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來控制血糖。糖尿病人應按照醫囑使用格列本脲片、格列吡嗪片、格列齊特片等藥物進行治療,患者還可以通過晶狀體吸出術、晶狀體切割術等方式進行治療。
糖尿病性白內障是一種代謝性白內障,也就是一種是糖尿病的合并癥。
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真性糖尿病性白內障,另一種是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內障,另一種是年齡有關性白內障,但發生較早進展較快、容易成熟。真正的糖尿病性白內障多見于30歲以內,重度幼年型糖尿病的病人通常是兩只眼睛,其發展速度很快,晶體會在幾天,幾周或幾個月內徹底混沌,最初在前后兩個皮層上會有大量的、散亂的、灰或藍的雪花和斑點混雜,并伴隨著屈光度的改變。隨著血糖的增加,血液中的鹽含量減少,滲透壓降低,水份滲透到晶體中,使得晶體表面的凹陷加深,形成了一種近視。
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會引起微血管病變。最先受到傷害的是毛細血管網,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其中有稱為外周細胞的特殊細胞,損傷導致內皮細胞損傷,微血管瘤形成毛細血管進一步堵塞。這樣供血組織缺氧時,身體部分會出現代償變化,毛細血管進一步閉塞,出現新生血管代償,改善供血形成輕重不同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眼底病變之一,糖尿病患者中高脂血癥、吸煙、飲酒甚至肥胖也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密切相關。
糖尿病多久才會視網膜病變沒有固定說法。
患有糖尿病的人會出現視網膜疾病。糖尿病的早期發展出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時間也會更短,30年后出現糖尿病性視網膜疾病的概率是50%,30年后則是90%,10%的糖尿病人在患病后5-9年內會出現糖尿病性視網膜疾病。糖尿病持續的時間會增加患有糖尿病的幾率,如果確診為患有糖尿病,必須要做眼部的檢查,以確定其病情的嚴重性,從而降低致盲的幾率。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導致中老年人失明最主要的病因,其發病與其代謝紊亂的嚴重程度、視時間長短、遺傳因素、糖尿病的控制等因素有關,所以其是不好治療的。
首先是控制好葡萄糖,是治療眼底疾病的基礎。光敏療法、糖尿病性眼底病在不同階段進行光敏療法,其作用和治療方式各有差異。玻璃體注射能有效地改善眼底的黃斑區浮腫及囊性浮腫。可以通過玻璃體腔內注入抗心血管藥,從而達到預防血管生成的目的。玻璃體切割術是一種可以用于治療視網膜脫落和玻璃體出血的疾病。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為5個階段:1期,視網膜病變不明顯。二期,輕度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三期屬于中度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病變范圍介于2~4期之間。四期:重度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4個象限均有20多個視網膜內出血灶。2個或更多象限有明確的串珠靜脈。1個或更多象限出現視網膜微血管異常。五期:視網膜增生性病變。建議患者及時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