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有先天性心臟病是否可以做腦癱康復需要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判斷,具體內容如下:
腦癱康復按照其性質可以劃分為床邊康復、器械康復等類型。因此,如果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需要進行的康復訓練是床邊康復,通常是可以進行的,但要注意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訓練,以免加重身體負擔。但是,如果患者需要開展器械康復,則需要調整康復訓練的強度,以免影響患者的心功能。
寶寶出生之后,可能會出現寶寶的口唇青紫、呼吸困難、心臟部位有比較強烈的雜音等情況,并不能單純的通過癥狀判斷是否出現先天性心臟病的,部分的輕微的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可能不會出現明顯的不適癥狀的。
小兒腦性癱瘓的早期癥狀以動作障礙為主,少數還會伴有智力發育障礙及癲癇發作,其臨床癥狀多見于嬰幼兒期,病情輕重不等,最嚴重的可在出生后幾天內出現。
大部分兒童在出生幾個月后,由家人攙扶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麻痹、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等,兒童的身體障礙主要有斜視、弱視、視野缺損、聽力障礙、認知、行為異常等。
17歲先天性心臟病的癥狀是活動耐力下降。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先天性心臟病主要是由先天性心臟病引起的。患者首先要確定是什么先天性心臟病。如果是法洛四聯癥,比如大面積的室缺,比如法洛四聯癥,那么17歲就是晚期了。病人的運動耐力會降低,稍微做一點運動就會導致心臟衰竭。并且身體比同齡人要矮小,身體狀況很差,經常會有肺部感染。
進食、進水、吞咽困難,流涎、呼吸障礙。運動發育較正常嬰兒落后:3個月不會抬頭,4-5月不會側翻身,5個月時拇指內扣,不會伸手抓東西,9-10個月不會爬,一周歲不會站立,坐姿和爬姿與正常的孩子不同。
在半歲左右,6個月之后考慮手術,也就是任何先天性心臟病人6個月之后都可以考慮做手術,手術成功率都是比較高的。但是有極少量的病人,哪怕是在1-2個月、2-3個月,如果病變仍然比較重,有時病情、肺動脈壓力變化很快,或者伴有復雜的先心病,哪怕是1-2個月也需要考慮手術,這樣的疾病應該盡早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