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一般是由傳染引起的。反復發燒說明感染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此時應及時確診。比如血常規、C反應蛋白、支原體等都要做相關的檢查,明確病因,才能進行針對性的抗感染治療。
如果出現發燒,首先要做好體溫監測。如果孩子的體溫不高,精神狀況也比較好,可以多喝一些溫熱的水,保持水分的攝入,同時也可以適當的降低衣服和被子的厚度,讓身體表面自然的散熱。當孩子的體溫高于38.5攝氏度的時候,孩子的精神狀況不是很好的時候,可以服用退熱藥,比如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熱處理。
寶寶反復發燒可通過物理降溫和使用藥物治療,如果不是38.5℃,而是37.5℃以上的兒童沒有出現發熱驚厥史,可以采取物理降溫措施,比如多喝水、冰敷、冰貼等。如果超過38.5℃,沒有其他的問題情況下,可以服用退熱藥,比如對乙酰氨基酚或者是兒童專用的退熱藥。發燒持續2-3天,反復服藥仍不能完全控制,需要及時就醫。發燒是身體的一種反映,并不是一種疾病。發燒持續2-3天后,要及時到醫院檢查,確定是什么類型的發燒。
如果孩子的抵抗力比較差,導致反復發燒,可以口服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藥物,同時找準孩子發燒的原因,是病毒性感染、細菌性感染、還是非感染性疾病,通過原因來進行治療,疾病恢復的會比較快。
發熱是一種對身體抵抗力下降,從而抵抗疾病入侵的一種表現。兒童出現反復發熱的情況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炎癥、著涼、受風引起的。如果體溫在38.5℃以下,可以通過物理治療來進行降溫,可以用濕毛巾、酒精擦拭孩子的手掌,腳掌,腹股溝,腋下等血管比較多的地方,同時可以貼退熱貼,肛門塞退熱栓,在發燒的時候要多喝熱水,體溫高于38.5℃,可以服用布洛芬退熱藥。
五歲小孩發燒如果溫度沒有超過37.5度,可以用物理降溫的方法,例如可以用濕毛巾擦拭寶寶的額頭,脖頸等一些不利于散熱的地方,也要注意給寶寶多喝水,保證寶寶體內充足的水分,在飲食上讓寶寶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做輕斷食。要注意寶寶的情況,如果寶寶體溫升高了,要注意給寶寶服用藥物,要保證寶寶充分休息。
發燒頭暈肚子疼需要到正規的醫療機構查看,進行腹部CT和彩超等一系列檢查,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發燒頭暈肚子疼最常見的原因可能是急性膽囊炎或者是急性闌尾炎導致,醫生會給予抗感染治療,例如靜脈注射頭孢類抗生素黨,病情會有所緩解。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