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術后需要做放療和化學治療,可以有效預防宮頸癌的復發和轉移,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以彌補手術的缺陷。使用化療藥物可以最大程度上減輕腫瘤復發的可能。但是這些方式都是有一些副作用的產生。
宮頸癌放療時通常會刺激消化系統,從而引起胃腸道反應,所以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表現出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現象。而且宮頸癌放療是在宮頸局部進行,所以這時候還會直接引起外陰局部出現脫皮、瘙癢、濕疹、水泡等,有的女性在放療以后,還可能出現有口干、疼痛、潰瘍等現象。
這個根據自身的病情和恢復的程度來決定的,放療后腿會腫屬于正常的術后現象,根據病情的不同,有些一年左右就可以恢復,有些則需要兩年或者更長時間。在治療期間謹遵醫囑,有利于病情恢復。
宮頸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還需要輔助放化療,是否放化療,需要看術后病理分期、有無高危因素、有無淋巴結轉移。能不能承受放療的治療,這個需要檢查來評估完身體的整體情況之后才好決定的,可以通過心電圖,肝腎功能等檢查,主要是進一步的看看現在整體情況如何,還能否耐受手術治療,假如檢查之后認為還能耐受放療治療的話,則可以先考慮進行放療治療了。
一般內照射需要做5次,外照射需要做20多次,常規的治療,包括外照射和內照射,一般需要50天左右,由于宮頸癌的放療可能需要超分割治療,因此其放療的次數及時間不是主要的,最主要是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早期宮頸癌以手術治療為主,根據手術病理情況決定是否放療及化療;晚期宮頸癌,如宮頸鱗癌Ⅱb期,癌轉移多數仍局限于盆腔內,放療+同步化療仍有治愈的機會。晚期宮頸癌如果手術后再放療化療,效果不一定優于非手術治療,且生活質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