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心房撲動與心房顫動的區別是心電圖的區別。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心房撲動可以認為是在房性心動過速與心房顫動之間的中間型,心房撲動患者的心電圖特點為原有的P波形式消失,代之為鋸齒樣規則的F波;而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快速心律失常,心房顫動患者的心電圖特點為原有的P波形式消失,代之為絕對不規則的f波。
房顫的患者,其心率較高,心率較高,一般為120~180次/分,其節奏并無規律,且心臟的聲響強度不一。
在心率小于90次或超過150次/min的情況下,無規律的節律可能是不顯著的。而心房撲動,最多出現在心跳頻率上,一般是一分鐘一百五十次,房室比率是一比一,在三比一或者四比一的時候,心跳會變得很慢,如果認真聽診的話,會出現快速和有節奏的心房收縮聲。
一般情況下,心房撲動時心電圖的癥狀通常有大F波、P波改變等,具體內容如下:
心房撲動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此時,患者心房率一般在250次/分-300次/分區間內。而心房至心室下傳的比率通常是2:1-4:1下傳,而在出現心房撲動后,患者的心室率一般在75次/分或150次/分。此外,心電圖可能會提示患者大F波、P波方式了改變,其具體表現為患者胸前導聯和II導聯有特征性的大F波出現,常規心房收縮和舒張的P波消失。
一般情況下,小兒心房撲動可能有心悸、乏力、呼吸困難、暈厥等癥狀表現,具體內容如下:
1.心悸:如果患有小兒心房撲動,通常會有心悸的癥狀表現,可能伴有心慌、胸悶等癥狀。
2、乏力:如果患有小兒心房撲動,小兒可能在輕微活動后出現乏力、疲勞等癥狀表現。
3、呼吸困難:如果患有小兒心房撲動,可能會在輕微活動后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可能伴有嘴唇發紫、胸骨鎖骨上方以及肋間隙出現凹陷等癥狀表現。
4、暈厥:如果患有小兒心房撲動,小兒可能會突然無先兆暈厥,可能對呼喊沒有反應,在疼痛刺激下可能會有輕微反應。
心房撲動一般為間歇性的,經常會突然停止,一次發作可能會持續幾個鐘頭,或者幾個星期,稱為慢性心房撲動,根據患者的基本情況和心室率的改變來判斷。房室傳導比率為3:1、4:1,房撲的心室率基本與正常值相近,如果房室傳導比率為2:1、1:1,則心室率在150-300次之間,會表現為心悸、胸悶、眩暈、精神不安、害怕、呼吸困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