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患者出現肢體麻木的癥狀,可以通過服用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貝前素鈉來改善微循環,胞磷膽堿、神經節苷脂等營養神經,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
如果已經有了后遺癥,但麻痹依然存在,影響到了日常生活,就要用止痛藥來緩解。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是卡馬西平,普瑞巴林,加巴,根據患者的年齡、基礎疾病和經濟狀況,選擇合適的麻醉藥物。
老人腦梗塞除了要通過藥物維持以外,康復訓練非常重要,上肢訓練。鍛煉雙手的靈活程度,協調性減輕后遺癥。鍛煉下肢。腦梗塞常出現偏癱、運動能力失衡等癥狀,可使用拐杖訓練自己的下肢功能。等下肢肌肉能力可以抵抗重力時,要盡量多走路,多高抬腿,可增加腦血流量。
一般來說,腦梗塞導致肢體麻木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處理。
腦梗塞導致肢體麻木主要是由于感覺神經損傷造成的。患者在發病后6個小時之內,可以進行靜脈溶栓,促進腦血液循環,溶解血液。若出現延誤,應及時采取降纖、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措施來使患者的神經功能得到改善。在病情平穩后,如果還有肢體的麻痹,可以采用中醫的針灸來緩解,或是遵醫囑服用復方地龍膠囊、蛭蛇通絡膠囊等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還需保持飲食清淡、營養,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適當運動,比如慢跑、游泳等,作息規律。
在積極治療腦梗塞的同時,可以適當的給予抗神經痛的藥物,來緩解患者的肢體麻木疼痛癥狀。這類抗神經痛的藥物,在服用這些藥物的同時,需要密切地監測一下肝功能、血液分析等相關指標,避免藥物的副作用的出現。
腦梗塞一般在發病一年以內的時間是恢復期,而腦梗癥狀也會處于改善階段,對于腦梗的恢復癥狀不會很明顯,不過人體部分功能也會有明顯的恢復,在后遺癥期間要防治和注意。
手腳麻木應該是腦梗塞后肢體循環變差造成的,平時躺著或者坐著不動的時候,找個東西把下肢抬高,以便血液回流,這樣有利于消腫。然后每天的堅持服用藥物來緩解這些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