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腦梗死的治療首先要做到生活方式的改變,包括戒煙、加強鍛煉、控制體重、低鹽低脂飲食等。腔隙性腦梗死是指大腦半球或腦干深部的小穿通動脈,在長期高血壓的基礎上,血管壁發生病變,導致管腔閉塞,形成小的梗死灶。
腔隙性腦梗塞是腦梗塞里面比較輕微的一種,就是因為大腦的毛細血管阻塞引起來的腦梗死,它的癥狀一般比較輕微,對人體的威脅一般比較小。這樣的疾病,治療原則首先是嚴格控制高血壓,其次是口服相關藥物,改善腦動脈硬化。
由于腦細胞是不能再生的,一旦發生變性壞死,就不會愈合,也不會產生新的腦細胞,所以腔隙性腦梗死往往不能完全復原。
但是,如果采取相應的措施,可以防止腔隙性梗塞的病情惡化,也可以通過康復療法來提高病人的身體機能,從而達到一定的恢復效果。腔隙性腦梗死是指在腦半球或腦干深處,由于血管壁的損傷,導致腔隙性腦梗死的危險因子為高血壓、糖尿病、高齡。
治療上主要是積極控制高血壓,要改善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低鹽、低脂、無糖的飲食,適當的體育鍛煉。藥物方面可以給予中藥,吃活血化瘀的藥流來治療。或者就是進行抗血小板治療。
在急性期臥床休息,取平臥位為好,以保證腦血流供給,減輕腦組織缺血狀況。保持癱瘓肢體功能位置,做患肢及關節的被動運動。病情穩定后,可以做主動鍛煉。盡早下床活動,從起床,患肢平衡,站立,行走進行訓練指導,逐步增加活動范圍和次數,然后進行上下樓梯訓練,讓患肢得到運動,利于功能的恢復。
高血壓是本病最主要的直接病因,動脈硬化也和腔隙性腦梗死與動脈硬化緊密關聯,糖尿病可導致遠端肢體、腎臟、視網膜、周圍神經和腦神經的小動脈梗死性病變,但糖尿病對腦的小血管病變的作用尚未明確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