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可以出現胸悶、氣短的癥狀。肺結核是由于機體的抵抗力下降,受到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種慢性呼吸系統的傳染性疾病。最明顯的繼發性肺結核的特殊類型之一是纖維空洞型肺結核,容易出現彌漫性肺組織纖維化,從而導致呼吸功能不全,引起通氣和換氣的功能障礙,引起代償性的肺氣腫、肺不張等,從而導致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比如胸悶、氣短、氣促等,甚至出現呼吸衰竭。
一般情況下,胸悶想吐患肺結核的可能性比較小。具體分析如下:
肺結核是指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發生在肺組織、氣管、支氣管和胸膜的呼吸道傳染病。其典型癥狀為午后低熱、盜汗以及消瘦和咳嗽,很少出現胸悶和惡心想吐的癥狀,除非肺結核引起肺部感染的面積大,比如導致較大的空洞引起肺功能下降,才有可能出現胸悶的癥狀。而出現胸悶想吐癥狀的大部分患者屬于消化道的癥狀,比如食管、胃以及腸道的病變。因此,對于出現相關癥狀的患者,建議及時就診,可以先做胸片或者肺部ct來排查肺部的病變,其次可以做胃鏡檢查來排查消化道的原因。
胸悶氣短是早期肺結核的癥狀,肺結核是比較常見的傳染性的疾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進行傳播,如果有一些親密接觸的話,還是有一定傳染風險的,可以做一下胸部影像學以及結核菌素實驗來明確。
胸悶氣短生活中比較常見。胸悶氣短需要看發作時間、持續時間長短、性質,如隨情緒波動,喝咖啡,跑步等引起的一過性癥狀可在平穩呼吸后繼續觀察。如胸悶癥狀持續不緩解且每天發作次數較多,需及時就診,保障生命安全。
心慌氣短胸悶出汗并不一定是冠心病,需要行心電圖檢查、心臟彩超或冠狀動脈再能檢查來明確診斷。而有一些貧血的病人,在活動之后,也會表現為心悸,氣短,胸悶,出汗,乏力等癥狀。此時需要行血常規檢查就可以明確診斷。
胸悶氣短是一種主觀感覺,有以下兩種原因。第一種,長期處在密閉空間,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或者是心情不暢,神經焦慮,會引起胸悶氣短。到空氣流通的地方,或者是心情平靜后即可恢復。第二種,是心血管疾病,比如心絞痛,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炎等疾病,除了胸悶氣短,還會有心悸,失眠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