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口干舌苔白而厚,很可能是因為脾胃虛弱,也可由消化不良或腸道濕熱引起,但不能排除肝火旺的可能,可吃些促進脾胃消化之藥調理。
此外,若舌苔白厚而舌質顏色紅絳,則可能是濕遏熱伏。濕邪內阻,故舌苔白厚;濕邪內阻,邪熱不能透散,郁久傷陰,此時體內陰液減少,故口干舌燥、舌紅絳。除了積極治療,還應該注重鍛煉自身的身體。還要注意清淡飲食,多飲溫開水,少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品。
口干口苦舌苔白是火氣旺盛引起的。
口干、口苦、舌苔白,這是因為人體的脾胃、胃、肺等器官存在異常,肝膽濕熱引起的火氣旺盛,會引起口干、口苦、舌苔白,這是脾虛運化水濕不正常所致。口干、口苦、舌苔白的患者,可以多喝菊花茶、綠茶,可以起到清熱去火的作用,平時要多吃紅豆、薏苡仁等,這樣可以減少身體的濕氣,避免油膩辛辣的食品。
問題分析:您好,從您的圖片上來看,考慮可能是有腎陰虛,脾胃失和,潮熱等多方面的癥狀。
指導建議: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調理一段時間,再配合補脾益腸丸,人參健脾丸等藥物進行調理。最好掛個中醫(yī)科,通過號脈,通過中草藥調理。平時少吃一些油膩油膩油炸的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補充維生素,適當鍛煉身體。
口干舌燥、舌苔發(fā)黃的原因可能是肝火過盛、脾胃濕熱、心火過盛等。
舌苔發(fā)黃,說明體內燥熱,津液灼傷,口干舌燥。黃苔是熱的,膩苔是濕的,痰是食滯的。其中以黃苔為主,濕熱瘀阻、飲痰化熱等均與外感熱、濕熱有關。另外,舌質黃膩、舌質常口干、舌旁有齒痕、五心煩熱等。中醫(yī)認為舌黃口干常指內火旺盛、耗津。內火具體在哪個臟腑,往往要根據(jù)患者的其他癥狀來判斷。肝火過盛、脾胃濕熱、心火過盛是常見病。肝火過旺會出現(xiàn)心煩意亂、脾胃濕熱、舌苔齒痕等癥狀。心火太盛會出現(xiàn)舌尖紅、失眠、心悸等癥狀。
此癥屬濕盛困脾之證,醫(yī)生使用要理氣化痰方,因此治療效果良好,但不能根治。這也說明了濕熱病的根本在于濕與痰。舌苔白而厚,證明濕氣還在,脾陽運化不暢。因此要想根治濕證就需要從陽氣入手,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謂治病求本也,治宜溫健脾陽,兼利濕。飲食調理也要注意顧護脾胃功能。食療可適當增加牛羊肉的攝入量、桂皮之類的溫性食物,同時添加薏米和紅豆、茯苓之類健脾利濕之品。
一般情況下,舌苔發(fā)白、口干舌燥、眼干,可能是患有舍格倫綜合征引起的,舍格倫綜合征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以外分泌腺進行性損害,引起口腔黏膜和結膜干燥為主要特點,可伴有多種自身免疫性病征。病人以眼干澀、口干舌燥為主癥,亦可伴唾液腺腫大或淚腺增多。建議患者及時去正規(guī)醫(yī)院口腔科就診并對癥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