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需要對肝功能和血常規進行復查,同時需要進行乙肝兩對半,病毒載量和肝臟彩超或ct,從而得知疾病發展情況,是否有肝炎,是否發生肝硬化,甚至是肝臟腫瘤。
對于乙肝病毒攜帶者在感染后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并做相關的檢測。發生肝硬化或便有肝硬化的傾向,要及早抗病毒治療。如果是慢性乙型肝炎,那么需要長期堅持抗病毒藥物。通過主動有效地抗病毒,能抑制病毒復制,進而能控制肝臟炎癥,有效預防肝硬化、肝癌發生或有效地推遲肝硬化進程。
乙肝是否需要分碗筷,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
乙肝是通過血液、母嬰、性傳播的方式來傳染的。一般情況下,乙肝病人如果處于病情穩定期,和正常人一起吃飯,不需要分碗筷。但在實際工作中,如果病人在急性感染期間,體內的病毒會大量繁殖,那么就應該采取隔離措施,避免與病人的分食,避免感染,避免出現交叉感染。
患者進行性生活時采取保護措施,比如使用安全套。
不是所有的乙肝都需要治療。
乙肝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傳染病,一般人都會害怕,這是由于乙肝是一種傳染病,而且是一種頑固性的疾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就會慢慢發展成肝硬化,并且會引起各種感染,很多人都會自己買一些藥物來進行治療,但是如果沒有得到正規的處理,就會造成以后的治療難度和病毒的突變和抗藥性。根據患者的肝功能、病毒數量、乙肝五項、肝膽系統的彩色超聲、肝硬度測試等情況來判斷,如果是在肝炎的活躍期,則要進行規范的檢查,但如果只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一般不需要特別的處理,只要按時進行檢查就可以了。
檢測通常有乙肝的五項、乙肝病毒定量、肝功能、血常規、甲胎蛋白、腹部b超。乙肝病毒攜帶者雖然不需要用藥,但需要終生監測,尤其對于年齡四十歲以上的男性需要三個月檢測一次。
如果只是檢測兩對半、乙肝病毒DNA,可以不需要空腹,也可以進食,但要做肝功能檢測則需要空腹,乙肝檢測可以根據兩對半的乙肝和病毒載量來判斷是否存在乙肝。
乙肝患者需要做肝功能、血液常規等方面的檢測,肝功能一般可以進行隨訪,同時進行肝功能的監測,如有轉氨酶增高,應立即采取保肝護肝的措施,同時還需要進行抗病毒,防止肝炎復發,避免肝硬化,甚至是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