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心臟病心律失常或者心衰導致的可能,年輕人主要考慮心肌炎或者先天性心臟病,建議到正規醫院心血管內科就診,由專科醫生查體后,考慮做心彩及心電,心肌酶等檢查。要重視,要注意休息,低鹽低脂飲食,避免受涼感冒。
心慌、心悸需要行動態心電圖檢查或者普通心電圖,從中可以看出患者是不是存在心臟供血不足。另外,如果患者有早搏,有其它的心律失常,也會出現心慌、心悸,比如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心房撲動,都可以出現。
出現胸悶氣短心悸焦慮失眠等癥狀是因為壓力過大導致的,可以通過運動配合藥物一起治療,可通過快走等運動,或尋找合適宣泄方式進行緩解。若因壓力過大,導致病人出現較為嚴重的精神心理問題,需使用藥物進行調節。
心慌、胸悶氣短是否需要用藥,需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若為生理性原因所致,一般無需用藥,若為低血壓、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則建議及時用藥。
通常生理性的心慌、胸悶氣短常出現于劇烈運動、情緒異常的情況下,若無其他異常癥狀,適當休息后即可改善。但若患者存在低血壓、心律失常等問題時,則建議用藥來干預。低血壓的患者可遵醫囑服用地塞米松片、鹽酸米多君片等藥物,可平穩血壓。心律失常的患者可服用參松養心膠囊來改善癥狀,該藥可改善心臟傳導、改善心肌供血及心室重塑功能,從而緩解患者因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慌心悸、氣短乏力、胸悶等問題,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一般情況下,焦慮心悸心慌可能是心臟神經官能癥引起的,患者可以通過心理療法、藥物治療等方式進行治療。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心理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方法,藥物是輔助治療。要加強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時間,多參加戶外活動。多和朋友和人交流。經以上處理后,效果不佳,患者可能合并有精神疾病。可以口服抗焦慮藥物,如谷維素、維生素B1等。病情較重的患者可以口服氟西汀、阿米替林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