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撲動要做以下檢查,具體分析如下:
1、心電圖:P波消失,代之以形態、間距、振幅為之字形F波,頻率為250~350次/min。
2、24小時的心電監測:對心房撲動的觀察要優于ECG。
3、心臟彩超:檢查有沒有器質性的病變,也可以檢查心臟周圍的組織和血管有沒有什么異常。
4、甲狀腺功能檢測:主要是檢測甲狀腺激素、抗體等。
絕大多數的心房撲動是可以治愈的。
患有心房撲動后,超過99.5%的患者可以采用射頻消融術來治療,能夠達到治愈的目的。同時要注意對冠心病、風心病等的上游處理,防止房撲復發。就拿圍三尖瓣房撲來說,在峽部處做了消融術,可以預防房撲的發生,從而徹底治愈。一般情況下,手術不會再次發生,但是當心臟的組織擴張時,峽部會發生傳導阻塞,從而導致病情的再次發生。
心房撲動大多數為陣發性,呈現出突然發作、突然終止的特點。每次發作可以持續數秒鐘、數小時、數天,如果持續時間超過兩周,即為持續性的發作,又可以稱之為慢性的心房撲動。心房撲動有沒有癥狀主要取決于是否存在基礎心臟病以及心室率的變化。
心房撲動禁忌有,生活節制,注意休息、勞逸結合,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做到茶飯有規律,生存起居有常、不過度勞累、心境開朗,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膳食,可多攝入一些高纖維素以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營養均衡,包括蛋白質、糖、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等必需的營養素,葷素搭配,食物品種多元化,充分發揮食物間營養物質的互補作用。
心房撲動相對嚴重,可能會出現低血壓,頭眩暈,心悸,嚴重的可能會有心源性的休克,但是有的人在24小時內自己會恢復的,或者是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藥物來進行治療也是比較好的,配合接診的大夫的治療,保證一個良好的心態。
一般情況下,心房撲動時心電圖的癥狀通常有大F波、P波改變等,具體內容如下:
心房撲動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此時,患者心房率一般在250次/分-300次/分區間內。而心房至心室下傳的比率通常是2:1-4:1下傳,而在出現心房撲動后,患者的心室率一般在75次/分或150次/分。此外,心電圖可能會提示患者大F波、P波方式了改變,其具體表現為患者胸前導聯和II導聯有特征性的大F波出現,常規心房收縮和舒張的P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