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肺栓塞可以通過藥物治療緩解,具體內容如下:
骨折后肺栓塞,若非大范圍的肺栓塞,應立即進行肝素鈉抗凝治療;大范圍的肺栓塞需要進行靜脈溶栓,比如尿激酶。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逐步向口服華法林抗凝轉變,使用時要注意監測INR值,保持在2-3的范圍內。如果病人的下肢出現了靜脈血栓,需要長期使用華法林;如果是雙下肢無靜脈血栓,可以在6-12個月后停止使用。
通常情況下,骨折后的肺栓塞一般都是在股骨或者是脊柱手術的患者身上發生的,如果患者合并了高血脂、糖尿病,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和血脂。圍手術期患者可以口服利伐沙班或低分子肝素,持續使用到術后三周,可以有效的減少術后肺栓塞的發生。
對于下肢骨折手術后的病人,建議早期進行肌肉收縮運動,防止血栓的形成,可以適當的給予彈性襪或者下肢靜脈泵等運動,可以減少肺栓塞的發生。
骨折不手術會導致肺栓塞。
骨折的病人有胸痛、咳嗽、咳血、心悸、發燒、暈厥等表現,可以排除為肺栓塞,這時候要做下肢靜脈彩超,心臟彩超,灌注掃描,肺動脈ct,肺動脈造影,肺動脈造影,以及肺動脈的MRI檢查。如果確診為肺栓塞,首先要進行抗凝、介入、外科等方面的治療,一旦發現有肺栓塞,就可以進行抗凝治療,避免肺血栓栓塞,從而威脅到患者的生命。
骨折造成肺部栓塞的原因如下:
患者在骨折后,需要立即制動,但同時因為外傷,會導致患者的血液處于高凝的狀態中,體內的凝血成分增多,從而造成了血管中的血栓,特別是靜脈。靜脈的血液流通緩慢,主要發生在脊柱、骨盆、下肢骨折,患者的制動休息期較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血栓脫落后,會隨血流到肺部,造成肺部血管栓塞。建議患者要及時治療,以免導致問題更加嚴重。
骨折不動手術也可能會肺栓塞,建議及時治療,具體內容如下:
靜脈血栓栓塞癥主要是指深靜脈栓塞和肺動脈栓塞。原因有血液循環受阻、血液高凝、血管內膜受損。如果是外傷,那么骨折會對血管造成損害,如果病人臥床制動,就會造成靜脈血液的淤積。按照Caprini血栓風險評分表,5分以上的髖部、骨盆、下肢骨折,屬于高危險級別,有40%到50%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如果不做手術,很有可能也會發生肺栓塞。
一般來說,骨折后會發生肺栓塞原因如下:
第一、如果患者血壓偏高并且伴有動脈硬化,血流速度可能會變慢,容易在局部形成血栓,從而導致骨折后會發生肺栓塞。
第二、如果是下肢骨折,通常需要進行長時間制動,此時血液循環變慢,因此骨折后會發生肺栓塞。
患者應該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