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經紊亂不同于焦慮癥,兩病截然不同。
焦慮癥又叫驚恐障礙,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大腦過度興奮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緊張不安,甚至恐懼不安,從而引發一系列軀體反應的綜合征。而植物神經紊亂主要由植物神經功能狀態的變化引起,令病人潮熱、出汗、心慌等,手抖之類的癥候群,但各種不適癥狀多,可使病人出現焦慮和疼痛現象。所以,對于患有植物神經紊亂或焦慮癥的患者來說,一定要及時地對其做出正確的診斷,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預防與治療,這樣才可以保證疾病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
焦慮癥和植物神經紊亂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治療植物神經紊亂主要是以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為主的,而焦慮癥是由于無端的恐懼,沒有明顯指向的擔驚受怕,和坐立不安,主要以抗焦慮的治療為主,神經紊亂就是以軀體不適為主。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是焦慮癥的表現之一,又稱為生理性的焦慮癥狀,臨床主要表現為心慌、出汗、手抖、大小便異常、小便次數增多、尿急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是焦慮癥的一部分癥狀,但并不全部由焦慮癥引起。
強迫癥是一種以強迫癥狀為主的神經癥,其特點是有意識的自我強迫和反強迫并存,二者強烈沖突使病人感到焦慮和痛苦;病人體驗到觀念或沖動系來源于自我,但違反自己意愿,雖極力抵抗,卻無法控制;病人也意識到強迫癥狀的異常性,但無法擺脫。病程遷延者要以儀式動作為主而精神痛苦減輕,但社會功能嚴重受損。
強迫癥和焦慮癥是兩種疾病,強迫癥的治療,該病的治療多以藥物治療配合心理治療為主。在藥物的使用上,有抗強迫作用的抗抑郁藥,都需要使用到最高劑量或者較高劑量才能達到比較佳的效果。而焦慮癥的治療是以藥物治療為主,在藥物的選擇上,也是更多的選擇有抗焦慮作用的抗抑郁藥物。
強迫癥引起的失眠應該去精神衛生中心就醫,適當服用一些抗焦慮藥和名藥。
強迫癥和焦慮癥是兩種病。強迫癥的治療很難。強迫癥的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最常用的藥物有氯丙咪嗪、氟西汀、帕羅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等。在藥物的使用上,具有抗強迫作用的抗抑郁藥需要以最高或更高的劑量使用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焦慮癥的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在藥物選擇方面,也選擇了更多具有抗焦慮作用的抗抑郁藥,如舍曲林、帕羅西汀、氟西汀、氟伏沙明、艾司西酞普蘭、西酞普蘭、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這些藥物起效需要時間,一般需要2-3周才能起效,所以一旦選擇用藥,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