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做血檢時,臨床上最常檢測的是空腹血糖和餐后兩小時血糖。
空腹血糖在每升3、9-6、1毫摩爾之間。餐后兩小時血糖應低于8、2毫摩爾/升。糖尿病患者在驗血時還需要檢測和測量糖化血紅蛋白,有助于糖尿病的診斷。做化驗時,糖尿病患者應該空腹化驗。水要禁食8小時以上。建議患者測試前不要精神壓力過大,不要熬夜,按時休息。
治療糖尿病的藥物較多、種類繁雜,服用方法各異。具體情況如下:
1、二甲雙胍:可以降低患者的胃腸功能,抑制食欲,一般在飯前30分鐘內使用。
2、阿卡波糖:和一塊米飯一起吃,可以降低飯后的血糖;
3、磺脲類藥物:飯后半個鐘頭使用,可以減少飯后的葡萄糖含量;如果服用后不吃東西,會導致低血糖;
4、胰島素:降低血糖的效果要比使用磺脲類的藥物要快速,服用后的30分鐘內要進食,避免引起體內的各種臟腑損傷。
糖尿病患者一般可以喝牛奶。
但要注意攝入量,最好是一次250毫升,每天不要超過1000毫升。糖尿病患者喝牛奶,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而且不會影響血糖。但不要喝太多,否則會加重腸胃負擔。糖尿病一般與遺傳等因素有關,也可能與平時暴飲暴食、不運動等因素有關。同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每日總攝入量,營養均衡,飲食要清淡、低糖、低脂。
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多吃西瓜、南瓜、冬瓜等。
糖尿病主要是因為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是胰島素的功能障礙,同時還會出現脂肪、蛋白質、水、電解質等代謝異常。糖尿病患者可以適當的吃西瓜、南瓜、冬瓜等,但要注意不要吃得太多,因為吃得太多會引起體內的糖分超標,從而引起血糖的變化。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需要保持進食規律,一日三餐定時定量。
糖尿病患者可以喝豆漿。
因為豆漿是一種優質的蛋白質,平時多吃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平時可以多喝豆漿,對身體也有一定的好處。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鹽酸二甲雙胍片、格列齊特分散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在平時的飲食中一定要注意控制糖的攝入量,適當的進行戶外運動,少吃豬皮、雞皮、鴨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平時應該自我監測血糖,把握血糖控制情況。
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多吃一些,主要是吃一些紫薯,這樣可以減少飯后的血糖上升,這樣在吃了紫薯以后,可以補充更多的食物,讓糖尿病人的飲食更加平衡。
糖尿病人吃太多的紫薯,會引起血糖上升,但由于紫薯中的淀粉含量很高,可以代替一些主要的食物,這樣既能保證病人的血糖不會太高,還能保證飲食中的營養平衡。
建議糖尿病患者在日常注意糖分攝入,避免對身體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