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腫瘤為常見,約占脊髓壓迫癥總數的1/3以上。脊柱損傷的椎體脫位、骨折片錯位及血腫,炎性及寄生蟲性肉芽腫、膿腫,椎間盤突出,脊髓血管畸形以及某些先天性脊柱病變等均可引起脊髓壓迫。
通常情況下,脊髓壓迫癥是一組具有占位效應的椎管內病變。脊髓受壓后的變化與受壓迫的部位、外界壓迫的性質及發生速度有關。具體內容如下:
急性脊髓壓迫癥數小時至數日出現脊髓橫貫性損害,表現為病變平面以下遲緩性截癱或四肢癱。亞急性脊髓壓迫癥介于急性與慢性之間,出現持續性神經根痛,側索受壓出現錐體束征、感覺障礙及括約肌功能障礙。慢性脊髓壓迫癥緩慢進展,臨床上髓外與髓內病變表現不同。髓外壓迫病變通常表現根痛期、脊髓部分受壓期及脊髓完全受壓期,三期出現的癥狀體征常相互疊加。髓內壓迫病變神經根刺激不明顯,可早期出現尿便障礙和受損節段以下分離性感覺障礙。
頸椎病有時是會引起脊髓壓迫的。具體分析如下:
當頸椎病為脊髓型的頸椎病時,就可以出現壓迫脊髓的癥狀。這是由于頸椎病時突出的間盤,后主韌帶的骨化、黃韌帶的肥厚,就會壓迫脊髓而導致一系列的癥狀。在臨床上脊髓受壓可以出現四肢的麻木、無力,尤其是雙下肢的麻木、無力。嚴重時可以表現為大小便功能障礙,甚至四肢不全癱。
采取保守治療或者是手術治療的方式。對于頸椎壓迫脊髓的程度較輕,一般可以采取保守治療措施,具體包括進行頸部的休息制動。對于神經根型的頸椎病,也可以進行頸椎的皮牽引治療。可以口服一些非甾體類的消炎藥物。對于頸椎壓迫脊髓較重的,則一般可以采取手術治療的方式。如果是單節段的頸椎壓迫脊髓可以采取頸前路的方式,如果是多節段的壓迫則采取頸后路的方式。
脊髓壓迫癥及時治療是可以治好的,需要根據病變部位和病變性質決定手術方法,如病變切除術、去椎板減壓術及硬脊膜囊切開術等。性腫瘤或轉移瘤如不能切除,可行椎板減壓術,術后配合放化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