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您好,男寶寶,16個月,26日出現腹瀉,1天大便6到7次。服藥后27日有所緩解,上午大便兩次,精神一直都還可以,無哭鬧。27日中午11時左右一個人在玩突然摔倒,然后出現四肢抽搐。(因為距離較遠,無法判斷是昏厥倒地開始抽搐還是倒地碰到頭部后開始抽搐),立即掐人中約兩分鐘后恢復,總想睡覺,強行叫醒后哭鬧。下午精神還好,大便正常。晚上11時左右出現一次嘔吐。28日(今早)去醫院打算做全面檢查,10時左右在地上站著被人碰到后摔倒,再次發生抽搐,持續越2分鐘。迅速被送往急救室,打了鎮定劑。下午在掛水,基本處于睡眠狀態,醒了就哭,血液已送檢,下午4時左右有大小便,已采樣送檢。現在三問題如下:。 無 主要想了解抽搐的原因,及是否有必要住院觀察。謝謝!
孩子還是在哺乳期,家長喝涼水時,不僅影響了身體,間接地也影響了孩子的身體,母親所吃或者喝的東西,都會通過另一種方式間接地給孩子,當孩子在哺乳期時,媽媽一定要注意飲食。
腦膜炎通常會引起抽搐。
腦膜炎是由細菌和病毒通過血液進入腦膜而導致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抽搐情況,還可能有精神煩躁,喜歡哭,低燒,不想吃飯的現象。因此腦膜炎要結合藥物進行治療,首先要明確病因,合理應用抗生素,還可以進行降顱壓治療,常用的藥物有甘露醇、甘油果糖。同時要多吃維生素和蛋白質,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甲減是指甲狀腺功能減退,可能會引起抽搐。
甲狀腺功能減退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低甲狀腺激素血癥或甲狀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謝綜合征。輕癥患者多無特異性癥狀,隨病情發展可出現怕冷、易疲勞、手足腫脹感、抽搐、體重增加、便秘等表現。
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左甲狀腺素鈉片、甲狀腺片等藥物進行治療,平時注意休息,做好保暖。
小兒腹瀉可以通過熱敷和推拿等中醫方式來緩解,具體內容如下:
如果出現小兒腹瀉的情況,可以用柔軟的毛巾將熱水袋包起來進行腹部熱敷,注意不要高于38攝氏度。還可以通過按摩手法進行按摩,比如足三里穴、補脾經、龜尾穴、七節穴等。此外,還可以口服人參歸脾丸、醒脾養兒顆粒等中成藥來緩解,家長平時應做好小兒的保暖工作,可以改善腹瀉的情況。
可能是因為著涼,也可能是因為飲食不當,或者是因為有炎癥,細菌病毒感染。要注意身體的保暖,給寶寶注意多喝水,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如果說改善不明顯,注意檢查一下大便。
一般情況下,小兒腹瀉可以喝益生菌。
益生菌是對宿主健康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在臨床上可用于急慢性性腹瀉、新生兒黃疸、濕疹、便秘、乳糖不耐受、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引起的疾病的治療。在小兒腹瀉時使用益生菌,可以起到縮短腹瀉病程、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促進腸道功能恢復等作用。
家長可以遵醫囑個寶寶使用酪酸梭菌類制劑、枯草桿菌二聯活菌散、布拉氏酵母菌散、雙歧桿菌類制劑、地衣芽孢桿菌等,可以根據不同的病情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