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回答共5條醫生回復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
問題分析:頸椎病引起的頭暈嘔吐,這是椎動脈型頸椎病,常見于頸椎病壓迫椎基底動脈導致的腦供血不足所致。需要積極治療。
意見建議:可采取按摩,牽引、針灸、理療、服中藥和練功等保守治療。嚴重時可以采取手術治療。
有用0
關注
李香煥
醫師
賀釗醫院婦產科
一級甲等
擅長:中西醫結合
已幫助用戶: 121571
在家庭和工作場所可自行掌握的治療方法:
1、調整枕頭與睡眠體位。首先是枕頭的選擇。若引起頸椎病的病因是椎間盤突出或椎體后緣有骨刺者,枕頭可稍低。如果病因是椎管后方韌帶肥厚內陷,對脊髓后方形成壓迫者,可將枕頭墊高,枕頭的形狀最好是元寶形。其次是睡眠體位。可取側臥位,或仰臥位,不宜俯臥,要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雙髖及雙膝呈彎曲狀態。
2、糾正與改變工作中的不良體位。A、不斷改變頭部及頸部體位,避免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B、工作時間較長時,要定期遠望。C、調整桌面高度與傾斜度,使之與身體相適應。
3、自我牽引。雙手十指交叉合攏,舉過頭頂放于枕頸部,將頭后仰,雙手逐漸用力向頭頂方向持續牽引5~10秒,連續3~4次,即可起到緩解椎間隙壓力的作用。
4、服用適當的藥物,如復方軟骨素、維生素E等。
5、佩戴簡易頸圍,可限制頸部過度活動,同時起到頸部支撐作用。頸圍的制作:用硬紙殼剪成高領狀使之高度與頸部相適應,外包絨布。
6、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頸椎病牽引法
1. 適應證 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采用。
2. 頸椎牽引的方法 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采取坐位或臥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鐘。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癥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癥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采用仰臥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后休息15分鐘,然后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鐘,放松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鐘,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
有用0
關注
張煥臣
醫師
威縣常屯鄉衛生院中醫科
一級甲等
擅長:中醫科,尤其擅長體寒等疾病
已幫助用戶: 68327
頸椎病有時也會引起嘔吐,頭暈,眼睛不能睜開,或者一動頭就暈的厲害,這樣的癥狀是椎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由于他頸部的血運不是那么太好,血運供不上鬧部所以導致頭暈 嘔吐,這樣的病人一般要平時睡覺要枕頭要殿的低,腳部臺高,如果有熱水瓶子弄點溫水要把瓶子放在頸部腳臺高睡覺,長期就會見效.還有就是平時飲食也要注意,吃清淡的,不能飲酒.這種病會偶發,無根治的辦法.需要平時注意生活習慣
有用0
王新華
主任醫師
外科
擅長:長期致力于股骨頭、脊柱及疼痛學臨床科研及研究,對頸...
已幫助用戶: 8184
問題分析:你好,頸椎病的臨床癥狀較為復雜。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
意見建議:建議給于頸椎牽引,以及按摩、針灸、理療等,平時要注意保護頸部,不要長期低頭工作,不要長時間上網或者看電視。常做頭頸部的屈伸、旋轉運動,以舒經活絡,增強頸部的力量,睡覺是枕頭不要太高,平時也可以熱敷一下頸部。
有用0
董宜華
醫師
外科
擅長:頸腰椎、骨關節、免疫風濕、肩周炎、痹癥
問題分析: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
意見建議:建議到正規專業的三甲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查明病因,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對癥治療。不要盲目用藥,以免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