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寶寶低燒沒有其他癥狀,可能是普通的感冒或者病毒感染,或者環境影響等原因引起的。具體分析如下:
腋下體溫在37.5度以上,體溫在38度以下。一般的流感和病毒感染,早期可能會表現為發燒,但是不會很高,要多加注意,多喝熱水,同時要根據病情進行治療。第二,要留意氣溫過高,或嬰兒多穿衣服,會導致身體發熱;如果孩子哭鬧、活動或者吃東西的時候身體溫度很高,那么就不是疾病了,不需要特別治療。
孩子出現低燒的情況,主要跟孩子淋雨導致的受涼有關。注意孩子體溫的測量。當孩子體溫超過38度5時,及時給孩子服用退燒藥物。建議給孩子多喝白開水,配合物理降溫。給孩子進行物理降溫以后半個小時給孩子復測體溫。
一般情況下,寶寶低燒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進行處理:
寶寶低燒時要考慮是著涼、感冒等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是導致寶寶低燒的主要原因,寶寶低燒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小兒退熱顆粒、小兒感冒顆粒、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注意寶寶的排尿,如果尿的量不足,要多飲水,盡量多睡眠,盡量早點休息,讓寶寶的體溫逐漸降低。
一般來說,寶寶低燒的原因如下: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體溫應該在36-37.3℃之間,體溫在37.3-38℃就屬于低燒了。天氣炎熱,寶寶過度活動,哭鬧等都有可能導致寶寶出現低燒,但大多數時候能自行緩解,體溫會恢復正常。需要注意的是,結核病,心肌炎等疾病有可能會導致寶寶低燒,建議家長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通過檢查明確具體的病因后,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
一般情況下,寶寶低燒哭鬧可以通過日常護理、使用藥物等方式進行治療,具體內容如下:
1.日常護理:寶寶低燒哭鬧可能是炎癥感染導致的,可以通過用毛巾濕敷額頭、用酒精擦拭寶寶皮膚等方式進行物理降溫,也可以通過適當增加寶寶飲水量、清淡飲食、規律作息等方式來進行日常護理,緩解寶寶低燒哭鬧的癥狀。
2.使用藥物:如果除了低燒哭鬧外,寶寶還有精神萎靡、食欲減退等癥狀,應遵醫囑使用布洛芬混懸液、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雙黃連口服液等藥物進行治療,以改善寶寶低燒哭鬧的情況。
低燒一般是指體溫處于37.3—38攝氏度之間的體溫,如果寶寶低燒不退,一般可以選擇以下方法進行治療:
對于低熱的寶寶而言,需要看持續的時間,如果在3—5天內,一般對寶寶的影響并不是特別大,可以采用物理降溫的方式進行治療,同時,也可以口服退熱藥物來改善,比如小兒雙金清熱口服液、小兒柴桂退熱顆粒等。
如果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家長就需要到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考慮有沒有非感染因素引起的發熱,如說結締組織病、血液系統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