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氣短、乏力、心悸、失眠是非常常見的臨床癥狀。在診斷中可以考慮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病理因素引起的,比如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中的冠心病主要是由心肌缺血引起的。患者會出現胸悶氣短,嚴重時會影響睡眠。這時候就需要進行超聲心動圖、冠狀動脈CT或血管造影等臨床檢查,明確診斷,解決問題,這樣癥狀才會有所改善。
第二個方面是軀體化癥狀。簡單來說就是神經官能癥,就是通過一些臨床輔助檢查,查不出具體是什么病理因素導致的癥狀。治療方面,癥狀要改善,比如安眠藥幫助改善睡眠。睡眠改善后,還會出現心慌、氣短、胸悶。
由于心臟病心律失常或者心衰導致的可能,年輕人主要考慮心肌炎或者先天性心臟病,建議到正規醫院心血管內科就診,由專科醫生查體后,考慮做心彩及心電,心肌酶等檢查。要重視,要注意休息,低鹽低脂飲食,避免受涼感冒。
頭暈心悸心慌乏力體虛有可能是腦供血不足。腦供血不足時,可能會出現腦部缺血、缺氧。小腦、腦干缺血、缺氧時,可以出現頭暈、平衡障礙和共濟失調。大腦缺氧時,可能會出現眼前發黑,也可能會出現肢體感覺障礙或運動功能障礙。
頭暈、心悸、心慌、乏力這些癥狀中醫角度屬于中醫心脾兩虛、氣虛、陰虛、心血虧虛這幾種范疇,本質上說是一種虛證的表現。首先乏力是氣虛,心慌是心氣不足,伴隨著出汗,年齡和體質不一樣,用辨證體質來說可以對身體加以補益,煲湯喝,可以用黃芪、黨參、太子參、麥冬、棗仁補氣、固護心陰、養心神。
出現胸悶氣短乏力可能是心肌缺血導致的心臟病,以及由于炎癥感染導致的肺部疾患,比如肺炎等。
患者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需要到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檢查。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x光檢查,比如心電圖,心臟彩色超聲,以及肺部的X光片等。確診具體病因后再對癥處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現肺炎,需要使用抗生素來進行控制。
此外,患者平時要多注意多休息,同時要有規律的生活,避免熬夜。
考慮是出現了肝郁氣滯,或者是出現了焦慮癥的情況,如果出現了胸悶,并且出現了心肌缺血心肌損傷的情況,可以使用營養心肌細胞,并且配合使用擴張心臟血管的藥物治療。如果出現了心慌心悸,并且出現了心動過速,可以使用減慢心率的藥物治療。如果出現了焦慮癥,可以使用鎮靜藥物治療。均衡營養,合理膳食,盡量少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吃油炸燒烤類食物。適當鍛煉身體,日常生活放松心情,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