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和貧血是兩回事。
血壓由收縮壓和舒張壓組成。收縮壓就是通常所說的高壓,舒張壓就是低壓。正常的收縮壓范圍應該在90-140mmHg之間,舒張壓范圍應該在60-90mmHg之間。
貧血是指血紅蛋白少,滿足機體代謝需要的氧氣少,多見于失血過多、血液系統疾病等。或者紅細胞被過度破壞,或者機體不能形成足夠的紅細胞。雖然兩者的癥狀相似,如乏力、頭暈、心慌,但兩者之間并無聯系。
輕度的血壓增高可以不吃藥的,單純選擇食療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血壓增高超過了高血壓二級,需要服用降壓藥物了,平時要注意好飲食,要注意低鹽低脂飲食,可以多吃芹菜,山藥,火龍果,香蕉等蔬菜和水果,來幫助降低血壓。
一般情況下,血壓低不是貧血,具體分析如下:
低血壓并不是因為貧血,但貧血是血壓低的原因之一。血壓低的病因有很多種,比如生理上的血壓過高,比如遺傳因素,父母經常會有低血壓,比如營養不良、長期臥床、體力消耗過大的人,還有一些中風病人。還有一些藥物性的原因,比如降壓藥、麻醉藥等,還有大出血、腹瀉、嚴重心力衰竭等原因都會導致血壓低。
如果出現了貧血,那么就會導致血壓下降,這與血液的血液容量有很大關系,但是血壓過高并不代表就是貧血。
由于高血壓病人的病因有多種。首先,血液容量不夠,如果病人長期禁食,飲食不好,會導致血壓過高。第二,服用降壓藥物時,很有可能會導致血壓下降。另外,如果出現心功能不全等原因,會導致心臟的射血分數下降。因此要密切監控這兩種情況。對于低血壓,首先要做好血液常規的檢測,看看是否出現了貧血,需要尋找其他的原因。
可能是缺鐵性貧血的,只要調整飲食就可以改變貧血的癥狀。比如首先要注意飲食,要均衡攝取肝臟、蛋黃、谷類等富含鐵質的食物。如果飲食中攝取的鐵質不足或是缺鐵嚴重,就要馬上補充鐵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