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如果經常出現頭暈心慌、胸悶、乏力等癥狀,可以口服補心氣的中成藥,比如精芪雙參膠囊、益氣養血口服液、黃芪顆粒等。如果伴有失眠多夢、唇舌色淡、月經量少等癥狀,可服用驢膠補血顆粒、歸脾丸、十全大補丸等藥物。從西醫的角度來看,可能會出現貧血、心肌缺血等情況,建議去醫院做心電圖、血常規等檢查,明確診斷后再進行治療。
失眠、乏力、惡心、胸悶等癥狀主要是頸椎病和胸部軟組織損傷引起的。頸椎病引起的頸部軟組織刺激頸部血管和神經,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可導致頭暈惡心。
而頸胸部軟組織對迷走神經,尤其是心臟迷走神經的刺激,可引起胸悶、氣短、失眠等癥狀,這就是自主神經紊亂。因此,治療上述疾病,頸椎、胸椎可用針灸推拿治療,百會、風池穴、天竺、大椎、合谷、曲池、三陰交可用針灸治療。還可以治療背部的肺、心、脾等穴位,還可以服用改善循環的藥物,如養血清腦顆粒,可以有效解決失眠、乏力、惡心、胸悶等癥狀。
中醫診斷考慮為心脾兩虛引起的神經衰弱。中醫認為心主藏神,脾虛,脾主運化功能失調,氣血生化不足,心血不足,心神失藏。心脾兩虛,氣血不足,還會產生心悸、面色發白、精神不振、乏力、沒有食欲等情況。可選用養心健脾,補氣養血類藥物進行調理。
可能是心悸,心悸是一個許多疾病的共同表現,有時候會有貧血、多汗及甲狀腺增大,或者是因為糖尿病而引起來的低血糖。如果有器質性心臟病,應重點檢查心臟有沒有病理性的體征,如心臟雜音,心臟增大以及心率的改變,有沒有血壓的升高,脈壓的增大,水沖脈等心臟以外的體征。也可以做實驗室檢查,檢查甲狀腺功能亢進、低血糖等疾病。
胸悶沒力氣心慌是心臟方面的原因。心臟病是一類比較常見的循環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調節血液循環的神經體液組織構成,循環系統疾病也稱為心血管病,常見的癥狀有心悸、心絞痛、呼吸困難、咳嗽咯血、胸痛或胸部不適等。
頭暈的誘因有很多,應考慮到可能是高血壓或某些其他疾病所致。
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去醫院進行檢查。還可由某些心腦血管疾病所致。在出現頭暈后應該馬上進行處理,因為這主要是因為身體機能已經開始下降了。也不能排除壓力相對較大的原因,得不到良好的休息而導致。如果在這期間出現眩暈現象就會很容易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不妨來醫院進行一下相關檢查,在明確原因后,對癥處理,自己也不能一味地采用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