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本身有一種特殊的代謝變化——高血糖狀態,導致機體對水分的需求量增加,造成體內水與電解質平衡失調而引起口渴煩躁。中醫普遍認為為肝腎陰虛引起口渴。
糖尿病患者遇到口渴,可用竹龍散解渴,竹龍散所含五靈脂、黑豆具有滋補肝腎陰之功效,有效解除口渴。
一般情況下,降糖藥物服用劑量大小以遵醫囑為宜,勿超量使用,同時,應定期對血糖進行測試、竹龍散通常可自行其是,從而確保了它的成效。另外也應該注意到,如果長期服用,會使身體出現很多問題,所以需遵醫囑。
治療糖尿病腳麻木刺痛中成藥有以下幾種:
1.芪丹通絡顆粒。用于治療氣虛血癥、寒凝脈阻證引起的腳麻腳疼,黃芪、丹參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血糖作用。能較快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四肢疼痛、麻木、感覺異常癥狀。
2.木丹顆粒。此藥益氣活血、通絡鎮痛。用于四肢末端和軀干的麻木、疼痛等癥狀。對改善患者的神經傳導功能和血液流動變異指標有促進作用。
3.芪蛭降糖片。此藥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用于2型糖尿病屬于氣陰陽虛的人。改善血液流變性,糾正糖脂代謝,預防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或微循環障礙等引起的血管病變,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四肢麻木或伴有疼痛的臨床癥狀。
糖尿病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疾病,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也會逐漸的接受藥物的使用,在藥物的使用上,大部分人會選擇中醫。
中醫的學說是以古老的質樸的辯證唯物論為根基的,其結果是從臨床中獲取的經驗,再經過對其加以梳理而形成的。中醫以把脈診,分析病情作為治療的關鍵。
中醫藥以整體性的學說為基礎,以七種七精調和為主,以疏肝和胃、補氣養血、強腎固本、祛濕理氣,使人體自身對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和轉換,以實現降糖目的。中醫藥對糖尿病的治療,雖然短期效果不如西醫,但長期效果顯著。
一般情況下,艾灸不能治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體質均多屬陰津虧虛,燥熱內生之證,而艾灸易耗傷人體陰液,故可加重糖尿病多食饑渴、小便頻數等情況,同時還可能導致血糖增高。另外,艾灸對胰島素分泌有一定影響,且糖尿病患者全身皮膚宜于氣血溫煦,痛覺比正常人敏感度低,施灸時易發生皮膚燙傷、嚴重時可誘發感染等癥狀,是施灸時禁忌癥。因此,如果要進行灸法治療的話,必須嚴格按照醫囑操作,否則就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這個問題在醫院里也是常見的,大家都想用食品來降低血糖,而不是用藥來降低血糖,民間也有這樣的說法,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任何的食品都沒有任何的證據治療糖尿病,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苦瓜可以降低血糖,可是在醫療上,卻沒有任何的證據。其實,吃了苦瓜之后,你的血糖還會降低到什么程度,因為從營養學家的觀點來看,所有的食物都含有大量的熱量,這些熱量都會被轉換成糖,從而導致血糖的上升。比如苦瓜是一種富含纖維素多糖份很低的蔬菜,所以會導致血糖上升的幾率很小,有些人在食用過多的青菜之后,會減少他的主要飲食,肉類等高卡路里,所以血糖會有所降低。
糖尿病引起的眼病是糖尿病在眼底引起的并發癥,稱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方法如下:
1.全身治療:糖尿病引起的并發癥,血糖、血壓、血脂水平會影響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展,所以最根本的治療是嚴格控制血糖、血壓和血脂。
2.眼科治療:眼科根據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嚴重程度治療患者。早期被稱為非增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時可以使用相關藥物改善視網膜微循環,改善視網膜的氧氣供應和血液供應,從而延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展。如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展到一定的嚴重程度,可能需要激光治療來控制和減緩糖尿病視網膜疾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