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出現高血壓是否可以吃降壓藥,應根據醫生面診結果為準,根據患者不同的病癥,具體情況如下:
1、持續性高血壓即收縮壓≥160mmHg,或舒張壓≥100mmHg時,建議根據產科醫生的建議,服用對胎兒生長發育沒有影響的降壓藥,以控制血壓值。
2、輕度血壓升高,通常無需服用降壓藥,可通過調整飲食、適當休息,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
3、孕期在服用降壓藥的過程中,由于每個人對藥物敏感性不同,部分患者可能在服藥后出現血壓驟降、頭暈等癥狀,患者應在服藥過程中及時檢測血壓,出現問題及時前往醫院就診,調整用藥方案。
一般情況下,吃著降壓藥突然血壓高了可能是以下情況造成的:
服用了降壓藥物的病人,在平時的時候,血壓會有很好的變化,但是要排除那些突然導致血壓高的因素,例如:情緒波動,睡眠,疲勞,高鹽飲食,以及食用刺激性的食品。當降壓消除誘發因素之后,還是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那么就要進行適當的降壓治療。高血壓病人要保持血壓穩定在一定的水平,平時要注意調節好自己的飲食習慣,不要讓自己的血壓增高。
一般情況下,吃降壓藥晚上血壓高可能是藥效作用、血壓類型等原因引起的,具體內容如下:
1.藥效作用:如果患者在晨起后服用了中短效的藥物,藥效會隨著人體的代謝而逐漸消退,當處于夜間時,這類藥物的療效會有所下降,可能會無法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壓,從而出現晚上血壓升高的情況。
2.血壓類型:如果患者的血壓呈反勺型,即夜間血壓較高,早晨及下午血壓相對較低,常規服用降壓藥物的方式可能會無法控制患者的血壓,從而導致患者的晚上血壓比較高。
一般情況下,吃了降壓藥晚上血壓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進行改善:
吃了降壓藥晚上血壓高可能是用藥的用量不夠、沒長期用藥等原因導致的,患者需要遵醫囑增加藥物的劑量。同時最好是停止服用短效的藥,用長效降壓藥物來控制自己的血壓。飲食上要注意低鹽低脂肪飲食,少食用動物內臟、蛋黃肥肉、戒煙、戒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
目前臨床上控制高血壓有四大類一線的降壓藥:第一大類是ACEI和ARB藥物;第二大類是鈣離子拮抗劑;第三大類是β受體阻滯劑;第四大類是利尿劑。目前臨床上降壓藥有成百上千種,但主要就是這四大類,服藥需要根據不同的病癥進行不同的選擇。
如果晚上睡前的血壓偏高,大于140/90mmHg,必須得吃降壓藥,必須將血壓降到正常,如果晚上的血壓不高,都是正常的,低于140/90mmHg,那就沒有必要再吃降壓藥了,如果清晨的血壓是高于正常的,大于140/90mmHg,那么在睡覺之前也是有必要吃降壓藥的,因為清晨起來的血壓反應的就是夜間的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