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后跟骨刺出現疼痛,可以采取物理治療、封閉注射治療等方法。
1.物理治療:常用的治療方式有熱水泡腳、局部熱敷、遠紅外治療等,可以改善骨刺周邊的血液流通,促使局部的炎癥反應吸收,減輕疼痛,一般要持續治療2-4周。
2.封閉注射治療:封閉注射治療是一種治療跟骨骨刺傷的傳統治療方式,但是如果是頻繁會導致股骨頭壞死,需要到專門的醫師來進行治療。
腳后跟有骨刺,是比較常見的,骨刺是不會引起狀況的,只是在做x光片檢查時才能夠發現的,沒有狀況與不適感,是不需要進行治療的。如果伴有足跟的疼痛,是由于骨刺所引起來的,可以吃一些消炎類的鎮痛的藥物治療。
腳后跟骨刺可以通過微創切除手術治療。骨刺是身體對某些應力刺激的一種適應性反應,因此足后跟骨刺就是跖筋膜受到了過度的拉力,導致了反應性增生。如果是因為骨質疏松導致了局部軟組織的損害,或是出現了神經刺激等相關的癥狀,那么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并不是用來治療骨刺,而是用來修復受損的部位,因此,要避免將骨質增生當成一種疾病,要結合臨床表現來確定。很多人每天都在跺腳,都無法將骨頭磨平,甚至還會加劇這種情況,這是錯誤的。如果出現了骨刺,需要根據病因來進行治療。
沖擊波的治療具有較好療效,通過沖擊波,把骨刺擊碎,然后幫助吸收,是很好的治療方法。也可以用小針刀進行治療,可以手術治療,把骨刺取出。但是有一個原則,如果疼痛不是骨刺引起,不要采取這種方法。
腳后跟出現了骨刺,一般都是老年性的退變引起的,需要到進行X線片的檢查,以明確骨刺的性質及大小。如果疼痛明顯可以服用藥物進行止痛治療,局部也可以涂抹藥物,多用熱水泡腳,減少活動,注意休息。如果癥狀加重或沒有明顯的緩解,就到進行封閉治療。一般需要3次左右,一周一次,癥狀可以得到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