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壓力大時會引起血壓波動,可以服用鎮靜類的抗焦慮藥。
出現緊張、坐立不安、沒有明顯的客體,以及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臨床表現為高血壓病人雖然服用了大量的藥物,但血壓沒有降低,并且出現了睡眠困難、情緒煩躁等情況,需要考慮是否合并了焦慮癥,需要到精神科做進一步的診斷。
焦慮癥與高血壓兩屬較嚴重,建議在診斷后仍應積極治療。焦慮癥患者不一定要有很大壓力,可采取心理疏通和用藥等措施,通常愈后療效會更好。建議仍以平和樂觀態度對待。
而且高血壓現在還沒有什么特別好的藥可以徹底根治,只有結合病癥,按照醫生指導選用一種或幾種藥配合使用的原則才能使血壓得到順利控制。高血壓患者為需長期服藥,不能隨便停藥或增減用藥。
高血壓和焦慮癥的癥狀主要是,高血壓早期無明顯癥狀,或沒有明顯的癥狀,多見頭暈,頭痛,頸項板緊,乏力,心悸,僅會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之后出現血壓上升,并且經過休息恢復正常。如果病情較嚴重時,還可以伴隨著焦慮抑郁等表現。隨病程延長,血壓顯著地不斷上升,會出現各種癥狀,比如頭痛、頭暈、注意力分散、記憶力下降,四肢麻木,夜尿多,心悸胸悶無力。如果這種狀況繼續發展下去,就很可能引發焦慮的癥狀。且焦慮癥臨床表現癥狀多表現為無明顯誘因,病人往往會出現不符合現實情景的過度憂慮,緊張和恐懼,總是處在緊張,驚慌的狀態、擔憂內心體驗,同時可有頭暈,胸悶,心慌,氣急,口干舌燥,尿頻,尿急等癥狀、汗出等這些表現,提示應進行有關檢查并對癥處理。
一般情況下,焦慮癥高血壓患者通常會導致血壓異常增高,測血壓收縮壓和舒張壓往往大于140-90毫米汞柱,并伴有頭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心悸、胸悶、乏力、肢體麻木、尿頻尿急等癥狀。
當患者焦慮癥癥狀用藥物控制后或者是經過心理輔導治療緩解后,高血壓的癥狀也會減輕或消失,復測血壓往往多恢復正常水平。
一般情況下,艾灸可以治焦慮癥。
艾灸可以調整人體陰陽平衡,達到疏肝理氣的作用。一般可以選擇百會穴、陽陵泉穴、肝俞穴、內關穴、膻中穴等,通過對這些穴位進行艾熏,能夠起到開竅醒腦、回陽固脫等功效。對于焦慮癥導致的目眩失眠、神經衰弱等癥狀有好的效果。
還要積極調整心態,保證充足的睡眠,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