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病的傳播途徑是哪些呢
生活中的許多疾病對我們的危害都很大,同時這些疾病都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大家最常見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就是麻風病,麻風病出現以后要及時的接受治療,并且及時地將病人進行隔離,那么麻風病出現時的傳播途徑都有哪些呢!
麻風病的傳播途徑是哪些呢:
1、間接接觸:如果健康者的皮膚受到了損傷,而此時又接觸了麻風病患者使用過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帶有麻風桿菌的物品,則很容易因感染麻風桿菌而致病。
2、直接接觸:健康者如果與傳染性麻風患者進行直接接觸,也容易使麻風桿菌入侵破損的皮膚或粘膜中,從而被傳染麻風病。
3、其它傳染:麻風桿菌還容易通過皮膚、呼吸道、消化道等方式侵入*,這些也是常見的麻風病傳染的途徑。
麻風病長什么樣呢:
1.結核樣型麻風
本型病人的免疫力較強,麻風桿菌被局限于皮膚和神經。皮膚損害有斑疹和斑塊,數目常一、二塊,邊緣整齊、清楚、有淺感覺障礙,分布不對稱,損害處毳毛脫落,為很重要的特征。斑疹顏色有淺色和淡紅色,表面常無鱗屑。斑塊的顏色常為暗紅色,輪廓清楚,損害的附近可摸到粗大的皮神經。有時損害附近的淋巴結也變大。頭發,眉毛一般不脫落好發于四肢、面部、臀部,除頭皮,腹股溝,腋窩外,其他部位均可出現。
本型的周圍神經受累后,神經桿變粗大呈梭狀、結節狀或串珠狀,質硬有觸痛,多為單側性,嚴重時因發生遲發型超敏反應可形成膿瘍或瘺管。部分病人中人神經癥狀而無皮膚損害,稱為純神經炎。臨床上表現神經粗大,相應部位的皮膚感覺障礙和肌無力。神經受累嚴重時,神經營養、運動等功能發生障礙,則出現大小魚際肌和骨間肌萎縮,形成“爪手”、“猿手”、“垂腕”、“潰瘍”、“兔眼”、“指(趾)骨吸收”等多種表現。畸形發生比較早。本型查菌一般為陰性。麻風菌素實驗晚期反應為陽性。
2.界線類偏結核樣型麻風
本型發生與結核樣型相似,為斑疹和斑塊,顏色淡紅、紫紅或褐黃,部分邊界整齊清楚,有的斑塊中央出現“空白區”或“打洞區”,形成內外邊緣都清楚的環狀損害,洞區以內的皮膚似乎正常。損害表面大多光滑,有的上附少許鱗屑。損害數目多發,大小不一,有的散在,以軀干、四肢、面部為多,分布較廣泛,但不對稱。除面部外,一般皮損淺感覺障礙明顯,但較TT輕而稍遲。除非局部有皮損,頭發、眉睫一般不脫落。神經受累粗大而不對稱,不如TT粗硬而不規則。黏膜、淋巴結、睪丸、眼及內臟受累較少而輕。
本型查菌一般為陽性,細胞密度指數2~3+。麻風菌素試驗晚期反應為弱陽性、可疑。細胞免疫功能試驗較正常人低下。預后一般較好。“升級反應”可變TT,“降級反應”可變為BB。麻風反應后易致畸形和殘廢。
溫馨提示,麻風病的一些傳播途徑,我們應該正確的認識專家在文章中給了介紹,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及時的預防麻風病,另外麻風病的類型專家也給出了一些分析,希望我們能夠了解這些疾病,這樣才能夠選擇一些正確的治療方式,避免疾病復發。
-
預防麻風病的幾種方法麻風病輕度的時候,也會給患者帶來非常多的苦惱,甚至會造成患者心理情緒比較低落,不良精神狀態的存在,更是會影響到治療效果,
-
耳部麻風病的發生特點耳部麻風病通常發生在耳廓以及耳屏部位的幾率較高,只有極少數患者會侵害到外耳道,不僅容易形成潰瘍和瘢痕,尤其會造成組織
-
麻風病都、有哪些傳播途徑呢如果身邊有患有麻風病的親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應當及時做好防護措施,特別是在就餐的時候,患者的餐具需要單獨清洗,更是應當
-
麻風病都有哪些預防方法?麻風病在很早以前就有發生過,由于疾病的猙獰恐怖性,很多人們經歷過一次,就會留下終身難忘的印象,在很久以前,我國的醫療條件
-
預防麻風病的措施都有哪些麻風病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很多患者患有麻風病,不僅會給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影響,而且還會給患者產生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