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易與啥疾病混淆?
大腸癌是指大腸粘膜上皮起源的惡性腫瘤。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臨床常見血便或粘液膿血便,大便形狀或習慣發生改變,腹痛,腹部包塊等。根據其發生部位不同,其臨床表現常各有其特殊性。大腸癌屬于中醫學"積聚"、"腸風"、"癥瘕"、"臟結"、"下痢"、"鎖肛痔"、"臟毒"等范疇。
大腸癌具有起病隱匿,早期常無明顯的臨床表現,病情發展較慢,遠期療效優于其他消化道惡性腫瘤,預后相對較好;但大腸癌發病率高并有連年上升趨勢。
那大腸癌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起來?
1、特發性潰瘍性結腸炎 結腸癌,尤其是左半結腸乳頭狀或菜花狀癌,常可出現腹瀉、黏液便、膿血便、大便次數增多、腹脹、腹痛、消瘦、貧血等癥狀,伴有感染者尚可有發熱等中毒癥狀,這些都與特發性潰瘍性結腸炎相似。X線鋇餐造影有時也不易區分,誤診率高達15%,常需借助于結腸鏡檢查才能確診。
2、闌尾炎 回盲部癌常因局部疼痛和壓痛而診斷為闌尾炎,特別是晚期回盲部癌,局部常發生壞死潰爛和感染,臨床表現有體溫升高、白細胞計數增高,局部壓痛或觸及腫塊。常誤診為闌尾膿腫而采取保守治療,但經過一段時間抗炎治療腫塊仍不見縮小,甚至有增大,才考慮到腫瘤。
3、結腸息肉 結腸息肉是常見的良性腫瘤,臨床大部分都發生在乙狀結腸,主要癥狀是便血,為鮮血,不與糞便混淆,有些患者還可有膿血便。X線檢查均表現為充盈缺損。如不做纖維結腸鏡活檢病理,則可將息肉樣結腸癌誤診為結腸息肉。
4、痢疾 直腸癌及乙狀結腸癌常有膿血樣便及里急后重感,因而常易被誤診為痢疾。因此對于長期膿血便者,遇下列情況時應做進一步檢查以排除惡性腫瘤:①非傳染病流行季節。②糞便中血多于膿。③抗炎治療效果不佳或見效后又復發。④患者年齡較大者。⑤糞便潛血持續陽性。必要時甚至應做乙狀結腸鏡檢查。
5、肛瘺 肛瘺常由肛瘺炎而形成肛旁膿腫因治療不徹底所致。高位肛瘺的外口距肛門多在5cm以上,低位肛瘺距肛門較近,這些患者常有肛旁膿腫的病史,局部紅腫疼痛,與直腸肛管癌的癥狀相差比較大,鑒別較容易。但當肛瘺久治不愈,特別是肛瘺范圍擴大且外翻呈蝶狀物潰瘍時,需要注意有惡變可能,活檢可以鑒別。
#p#副標題#e#
6、痔瘡 便血是直腸癌最常見的癥狀,很容易被誤診為“痔”。但內痔一般多為無痛性便血,血色鮮紅不與大便相混合,據出血量的多少而出現大便表面帶血、滴血、線狀流血或噴射狀出血。而直腸癌的便血常伴有黏液而出現黏液血便和直腸刺激癥狀,早期直腸癌患者可僅有便血而無其他伴隨癥狀。因此對于便血患者應常規行肛門指診檢查,有利于直腸癌與痔瘡的鑒別。
7、阿米巴腸炎 當病變演變成慢性期,潰瘍基底部肉芽組織增生及周圍纖維增生,使腸壁增厚,腸腔狹窄,易被誤診為癌腫,此時須作活檢。
8、腸結核 發病年齡較輕,既往多有其他器官結核史,好發于回盲部。但增生性腸結核,由于大量結核性肉芽腫和纖維組織增生,使腸壁變厚、變硬,易與盲腸癌混淆,須作病理活檢才能明確診斷,x線鋇餐檢查,可發現病灶處的激惹現象或跳躍現象,對診斷有幫助。
9、局限性腸炎 好發于青年,常見有腹痛、腹瀉、發熱、消瘦、貧血、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塊及瘺管形成等癥狀和體征,經x線鋇餐和纖維結腸鏡可以鑒別。
10、其他 如花柳性淋巴肉芽腫,直腸子宮內膜異位癥,結腸憩室炎等,可借助癥狀、體征、x線檢查和纖維腸鏡檢查以資鑒別。
-
結腸癌患者必須做哪些的檢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大家對于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是比較重視的,患上一些疾病后大家都會到正規的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但是生
-
結腸癌會有哪些癥狀由于結腸癌的許多癥狀較為隱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患者忽略,或者被當成是其他疾病對待,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下面來看看
-
患上結腸癌疾病需要做哪些檢查生活中很多人患上結腸癌這種疾病都是比較痛苦的,這種疾病的發生大家要想得到更好的治療,也一定要有正確的檢查方法,才可以準確
-
患上結腸癌需要做哪些檢查患上結腸癌需要做哪些檢查呢?生活里有很多的患者們,對于這個問題都是想要了解的,因為結腸癌癥等疾病的發生,大家只有正確的檢
-
結腸癌患者需要做哪些檢查結腸癌這種疾病在臨床上大家都是比較常見的,結腸癌也是一種惡性腫瘤,這種疾病的發生給患者帶來的身體危害是比較嚴重的,大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