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熱的傳播途徑
一、傳染源
感染病毒的非人靈長類動物和病人是主要傳染源。通常先由被感染的非人靈長類動物(如綠猴) 將病毒傳染給人,然后再由病人傳染給其他健康人。馬爾堡病毒的傳染性極強,癥狀越重的患者傳染性越強,潛伏期患者的傳染性弱。人不是病毒自然循環(huán)中的一部分,只是偶然被感染。
本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儲存宿主目前尚不清楚。
二、傳播途徑
主要經密切接觸傳播,即接觸病死動物和病人的尸體,以及感染動物和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等,經粘膜和破損的皮膚傳播。在非洲疫區(qū),因葬禮時接觸病人尸體,曾多次發(fā)生本病暴發(fā)。通過密切接觸也可以造成醫(yī)院感染和實驗室感染。此外,通過使用被污染的注射器等可造成醫(yī)源性傳播。有報道,病人在臨床康復3月內,仍可在*中檢出馬爾堡病毒,因此,存在性傳播的可能性。通過含本病毒的氣溶膠感染實驗動物也有報道。
三、人群易感性
人對馬爾堡病毒普遍易感,高危人群為接觸被感染的動物及病人尸體者,以及密切接觸病人的親屬和醫(yī)護人員。人在感染2周后可產生中和抗體,從而獲得免疫力。1985~1987年在幾個非洲國家的一般人群中進行病毒性出血熱抗體檢測發(fā)現,抗馬爾堡病毒抗體的陽性率為0.39%。
四、流行特征
至今,馬爾堡出血熱的自然流行局限于一些非洲國家,如剛果、安哥拉等,無明顯的季節(jié)性。在1998年剛果發(fā)生馬爾堡出血熱流行前,本病多為散發(fā),但在家庭、醫(yī)院及社區(qū)內也可暴發(fā)。
相關文章
-
出血熱疾病并發(fā)癥以及如何治療出血熱疾病的發(fā)生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了,出血熱的出現給患者朋友們的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危害性,為此我們對于出血熱疾病一定要及
-
出血熱的傳染源是什么面對出血熱疾病的發(fā)生大家還是應該重視起來,積極的去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治療的,出血熱的發(fā)生給患者朋友們的生命安危帶來了一定的危
-
出血熱是一種什么樣的疾病我們對于出血熱疾病的發(fā)生還是應該重視起來的,出血熱疾病的發(fā)生給患者朋友們的健康帶來了及其嚴重的危害性,為此我們對于這個疾
-
出血熱疾病癥狀有哪些出血熱疾病的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并不是特別的少見了吧,這個疾病的發(fā)生是會給患者朋友們的健康造成了及其嚴重的危害性,為此我們大
-
出血熱疾病形成原因概述出血熱這樣的疾病有著比較復雜的形成原因,對于出血熱疾病我們更加應當重視積極的預防和治療,爭取使人們有效地遠離出血熱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