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新生兒黃疸的預警信號
新生兒黃疸是很常見的情況,但是家長看到寶寶身體黃黃的,難免擔心什么時候會恢復正常?是否會影響健康?希望能做最適當的預防和處理。
正常的足月產寶寶,在出生后的第一周內,有60%會出現黃疸,早產的寶寶則有80%會出現黃疸。因為寶寶的肝臟功能還未發育成熟,輕微的黃疸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但是父母親還是不能忽視,寶寶黃疸的嚴重程度和持續的時間如果太長,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必須提高警覺,謹慎觀察。
什么是黃疸?
黃疸讓寶寶的血液、黏膜和皮膚出現變黃的現象,因為臉部的皮膚壓力較小,臉上最先變黃,然后是軀干,最后才是手腳。
*血液中的紅血球在老化之后,經過代謝會產生一些廢物,其中,一種「膽紅素」的廢物,會在最后由肝臟排出體外;如果因為肝膽系統疾病造成的排出異常,或紅血球破壞過度,就會累積在體內,造成黃疸。
黃疸指數
黃疸指數是膽紅素的濃度。黃疸指數12mg/dl,代表100c.c.的血液中有12毫克的膽紅素。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
1.生理性黃疸
正常足月產的寶寶,在出生后的第二至四天出現黃疸,在第四至五天到達高峰,在一至二周內會消失,早產兒則持續較久;黃疸指數平均約11~12毫克。
生理性黃疸是因寶寶的肝臟功能尚未成熟,不能分解排出膽紅素,以及有些已被排出到腸內的膽紅素又被寶寶腸道吸收到血液內,造成的黃疸現象。
2.病理性黃疸
1.血液方面的疾病如: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先天性溶血疾病等。
2.肝臟疾病如:先天性膽道閉鎖、先天性肝炎等。
3.感染導致肝功能降低。
4.生產過程導致新生兒頭皮淤血。
病理性黃疸指數通常大于15,必須治療,稍不注意就可能導致嚴重后果。
血型&黃疸
Rh陰性和Rh陽性
新生兒在第一天就出現黃疸,通常是很嚴重的情況,可能由于寶寶和媽媽的血型不合,較嚴重的情形為媽媽是Rh陰性,寶寶是Rh陽性,使媽媽產生的抗體傷害寶寶的紅血球,發生嚴重的溶血,容易造成腦部傷害和低血糖的癥狀。由于Rh陰性的母親要接觸過Rh陽性血液才會產生抗體,可能在懷第二胎時才會有問題。
東方人Rh陰性的血型較少見,因此病例并不多,若能做好懷孕前的健康檢查,包括血型,應可避免問題產生。
ABO血型
O型的媽媽,寶寶是A型或B型,可能造成問題。不過,母胎血型不合,大約發生在20%的懷孕中,約有1%的寶寶有嚴重的溶血性疾病,需要做換血的治療,并且持續觀察。媽媽曾經懷過血型不合的胎兒,在下一胎的黃疸癥狀,可能會更嚴重。
喂母乳也會引起黃疸
可能剛開始母乳分泌少,喂食不夠有關,或是有些母乳可能含有膽紅素不易排除的物質,使寶寶產生黃疸現象。一般而言,母乳性黃疸極少引發嚴重的病情,媽媽不需要因為害怕而停止哺喂母乳。
根據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的建議,寶寶的黃疸指數小于15~17,可放心地哺喂母乳并且照光治療,但若超過此指數的話,媽媽最好還是和醫師討論,是否繼續哺喂母乳。
家長如何觀察?
如何評估寶寶是否有黃疸?可將寶寶放在明亮的地方,觀察他的皮膚和眼白,如果比前一天黃,或比其他寶寶黃,就可能有黃疸。家長也要同時觀察其他部位,若只有臉部泛黃,表示黃疸程度還不是很嚴重,但若泛黃向下延伸至腹部以下時,就可能需要照光治療了。
總的來說,新生兒黃疸是一種常見的情況,大部分是無害的生理性黃疸,但是家長還是要注意觀察,準確識別嚴重的病理性黃疸,并及時治療,以保證新生兒的健康。
-
新生兒黃疸是有哪些治療方法孩子是每個家庭的未來,也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孩子出生以后給每個家庭帶來很大的幸福,然而卻有很多孩子都會關心生活在這種疾病,
-
新生兒黃疸的常見癥狀表現是什么呢說起新生兒黃疸這種疾病大家都是不陌生的,這種疾病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大家只有了解這種疾病的常見癥狀,才能夠及時發現
-
新生兒黃疸患病病因具體是什么孩子是每個家庭未來的希望,每個家庭對于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是比較重視的,而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的常見疾病,但是生活中很多的家長
-
新生兒黃疸是會帶來哪些癥狀很多寶寶在出生之后都會出現新生還帶著個現象,而新生兒黃疸疾病的發生給孩子帶來的身體傷害也是比較大的,但是對于很多的新手媽
-
有哪些因素誘發新生兒黃疸生活中很多疾病都是有引起原因的,我們只有更多了解疾病的誘發原因才可以在治療上有更多的幫助,大家對于新生兒黃疸疾病的誘發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