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低鉀血癥的原因有哪些
現代社會,疾病越來越多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低鉀血癥就是一種常見內科疾病,它能引起身體無力,所以了解它的知識對我們很重要,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當血清K濃度<3.5mmol/L時稱為低鉀血癥。低鉀血癥可因總體K過少,或者總體K正常,但K在細胞內外重新分布所致。重度低鉀血癥可出現嚴重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需積極處理。正常*內總鉀含量平均為3500mmol/L[3500mEq/L(50mEq/kg)],其在體內的分布為:細胞中90%,骨和軟骨中8%,細胞外只有2%,故鉀為細胞內的主要陽離子。正常人每天從飲食攝入的鉀,因飲食類型、年齡、種族不同而有很大變化。年輕人每天消耗飲食中鉀可達85mmol/L[85mEq/L(3400mg)],而老年人則攝入鉀量很低。
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取決于細胞內外缺鉀的程度及缺鉀發生的速度,急性低鉀血癥癥狀比相同水平缺鉀的慢性低鉀血癥嚴重。
1.神經肌肉系統 常見癥狀為肌無力和發作性軟癱,后者發作前可先有肌無力。雖然發作與血漿[K]絕對水平有關,但與細胞內外[K]梯度的關系更為密切。梯度越大則靜息電位與閾電位差值越大,以致肌肉興奮性減低。在血漿[K]升高時也可發生癱瘓。發作以晚間及勞累后較多,受累肌肉以四肢最常見,頭頸部肌肉一般不受累,但可累及呼吸肌而出現呼吸困難。發作前可有四肢麻木感,繼而乏力,最后自主活動完全消失。一般近端肌肉較遠端肌肉癥狀稍輕。患者不能站立、行走,坐著或蹲著不能站起,較輕者可靠手扶支撐物勉強站起,睡在床上不能自己翻身。也可發生痛性痙攣或手足抽搐。中樞神經系統大都正常,神志清醒,可有表情淡漠、抑郁、思睡、記憶力和定向力減退或喪失等精神方面的癥狀,腦神經罕見受累。神經淺反射減弱或完全消失,但深腱反射、腹壁反射較少受影響。
2.心血管系統 低鉀可使心肌應激性減低和出現各種心律失常和傳導阻滯。輕癥者有竇性心動過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縮、房室傳導阻滯;重癥者發生陣發性房性或室性心動過速,甚至心室纖顫。缺鉀可加重洋地黃和銻劑中毒,可導致死亡。周圍末梢血管擴張,血壓可下降;心肌張力減低可致心臟擴大,重者發生心衰。心電圖改變在病理生理中已有敘述。EKG出現u波,常提示體內失鉀至少在500mmol/L。
3.泌尿系統 長期低鉀可使腎小管受損而引起缺鉀性腎病。腎小管濃縮、氨合成、泌氫和Cl-的重吸收功能均可減退或增強,鈉排泄功能或重吸收鈉的功能也可減退,凈結果可導致代謝性低鉀、低氯性堿中毒。
4.內分泌代謝系統 低鉀血癥可有糖耐量減退,長期缺鉀的兒童生長發育延遲。低鉀血癥病人,尿鉀排泄是減少的(<30mmol/24h),但由腎小管性酸中毒和急性腎功能衰竭引起者,尿鉀排泄量增多的(>40mmol/24h)。尿鉀排泄在低鉀血癥情況下仍然增多,常提示有醛固酮分泌增多,是診斷醛固酮增多癥的線索。
5.消化系統 缺鉀可使腸蠕動減慢。輕度缺鉀者只有食欲缺乏、腹脹、惡心和便秘;嚴重缺鉀者可引起麻痹性腸梗阻。
通過我們一起學習,我們了解了低鉀血癥的常識知識,當我們出現全身無力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早早康復。
-
低鉀血癥患者有哪些癥狀呢大家可聽說過低鉀血癥疾病,低鉀血癥的出現通常由于自身的厭食、偏食,加之本身的腸胃功能不好等綜合因素誘發下,而造成身體逐漸
-
發生低鉀血癥會出現哪些危害呢在生活中時常會發生低鉀血癥的現象,其對身體帶來嚴重的乏力、肌肉無力,并且有很明顯的胃腸道反應,有時嚴重一些會發生心慌、血
-
身體發生低鉀血癥的癥狀表現在一次建筑工地當中看到一位農民工,突然的渾身發軟、心跳的不正常等,讓在場的人們都為之納悶和疑慮,經專業醫生的詳細檢查原來
-
低鉀血癥出現后的癥狀表現在生活中如果攝入的含鉀過少的食物和一些藥物,就會導致低鉀血癥的出現,此病出現后會讓患者陷入痛苦中,疾病出現后的癥狀越多,
-
哪些原因引起了低鉀血癥呢低鉀血癥在生活中并不常見,其實引起低鉀血癥的原因還是比較多的,它的出現會給人體帶來嚴重的傷害,可能有些朋友都沒有聽說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