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股骨頸骨折內固定手術后能活動。
目前所使用的高品質的骨折內固定,可以使患者在手術結束后第二日即可進行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的屈伸運動;颊哂谑中g后3日起,即可使用雙拐離開病床,而不需要任何負擔。同時要定時進行股骨頭X光片檢查,如果沒有發生骨折的錯位,術后2~3月可以進行肢體局部的負壓。總之通常來說,經行內固定治療后,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
股骨頸骨折內固定手術與患者的年紀有一定關系。
股骨頸骨折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容易引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一旦患上了年紀,就需要進行人工關節置換,避免了股骨頭壞死后進行二次外科手術。對于55歲以下的患者,在受傷后24小時進行微創復位和內固定,在微型透視器的幫助下將患者的骨頭完全恢復,再使用三根中空的螺絲將其固定住。
通常來說,股骨頸骨折內固定有空心螺釘、角鋼板、髓內針等。
1.空心螺釘:在骨折的位置保持相對的穩定性時,使用三根空心螺釘進行平行的治療,這種方式的創傷較輕,手術簡單,但是其固定的強度比較普通。
2.角鋼板:可以配合一顆中空螺絲進行固定,固定效果更好,但是會影響到骨折周邊的血流。
3.髓內針:這種方法固定更加的穩固,而且不會對骨折周邊的血液流通產生顯著的干擾。
股骨頸骨折應用中空釘內固定是一種以三根中空釘相互平行、呈等腰三角形排列的方法。
股骨頸骨折空心釘內固定一般可以保證股骨頸骨折端的穩定性。中空螺釘內固定對股骨頸骨折具有損傷小、可直接通過皮膚進行操作、操作簡單、固定效果好等優點。同時,由于中空結構可以有效地減少關節腔的壓力,并對其進行動態的加壓,從而使骨折的愈合更加順暢。
通常情況下,股骨頸骨折內固定術后需要康復鍛煉,具體分析如下:
股骨頸骨折最常見的是老年人,這種病人多有骨質疏松、動脈硬化等,骨折延遲愈合、不愈合、下肢深靜脈血栓等,所以要進行術后康復鍛煉,有利于骨折愈合,防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運動方式主要有髖關節周邊的肌肉主動收縮和舒張,髖關節和膝關節主動屈伸運動。
在進行了股骨頸骨折的鋼釘內固定術后,要進行積極的護理,可以加快骨折的恢復,防止術后的并發癥,一般要注意以下事項:
1、要讓病人在床上好好休息,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以免出現嚴重的紅腫,同時注意術后的血液循環和觸覺。二,要加強對股四頭肌進行收縮功能鍛煉,以防止肌肉萎縮。三、不要頻繁地翻動身體,以避免產生壓傷。四、可以口服抗凝血劑,以防止血栓形成。五要注意傷口的清潔和消毒,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