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回答共6條醫生回復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
關注
胡書香
醫師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中醫科
三級甲等
擅長:脾胃病 關節病 中醫養生保健
已幫助用戶: 2128
問題分析: 你好,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系多種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種皮膚粘膜血管反應性疾病。表現為時隱時現的、邊緣清楚的、紅色或白色的瘙癢性風團,中醫稱“癮疹”,俗稱“風疹塊”。 本病因先天體質不耐,人體對某些物質過敏所致。可因衛外不固,風寒、風熱之邪客于肌表;或因腸胃濕熱郁于肌膚;或因氣血不足,虛風內生;
意見建議:中醫藥治療蕁麻疹:風寒證,方用桂皮麻黃湯加減;風熱證,方用銀翹散、消風散加減;胃腸濕熱證,方用平胃散合多皮飲加減;氣血虧損證,相當慢性蕁麻疹。方用八珍湯加減。建議去看看中醫,調理下體質,以上供參考!
有用0
關注
孫萍萍
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內科
三級甲等
擅長:高血壓,冠心病
已幫助用戶: 19433
問題分析: 你好,根據您的描述,我分析,中醫認為蕁麻疹主要是風、濕、熱邪蘊于肌膚所致,
意見建議:建議常規藥物只能緩解病情但不能根治,易復發,西醫沒有特效藥,中醫中藥長期臨床實踐積累了許多非常有效的奇方秘方,建議你采用傳統中藥麻黃、白鮮皮、地膚子、金精草、龍戟草等配合治療,能清熱祛風,除濕止癢,可徹底根治不復發。治療期間一定要大量飲用開水,保持大便通暢。希望你正確治療,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有什么問題可繼續提問,早日康復!
有用0
關注
馬志峰
醫師
河間市醫院外科
二級甲等
擅長:痔瘡
已幫助用戶: 43531
問題分析: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俗稱風疹塊,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常因某種食物、藥物、生物制品、病灶感染、精神因素、腸寄生蟲、外界冷熱等刺激引起。臨床表現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風團,伴有瘙癢和灼熱感,少數患者可有發熱、腹痛等癥狀,特點是驟然發生,迅速消退,愈后不留任何痕跡。
意見建議:【西醫療法】 常用抗組胺藥物可選用撲爾敏4毫克/次,每日3次;安太樂25毫克/次,每日3次;賽庚啶2毫克/次,每日3次;息斯敏10毫克/次,每日1次;仙特敏1O毫克/次,每日1次;克敏能10毫克/次,每日1次。以上藥物可單一口服,也可聯合用藥,還可與甲氰咪胍等H2受體拮抗劑以及維生素類和鈣劑合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適于病情急、皮損廣泛的嚴重病例。 如有其他癥狀可對癥處理,皮膚瘙癢可用止癢搽劑,腹痛、腹瀉、惡心可給予解痙劑。 【中醫驗方】 1.風熱型 發病急驟,皮疹鮮紅或淡紅,伴發熱、口干、便干等,舌苔薄黃,脈浮數。治以散風清熱。用荊芥、防風、蟬衣、黃芩、黃柏、連翹、桔梗各10克,苦參、白鮮皮各15克,升麻、甘草各6克。以水煎服,每日1劑。腹脹腹瀉加半夏、陳皮、茯苓各10克,癢重加浮萍10克,發熱便秘加大黃6克,大片紅紫斑兼舌絳者加生地、玄參、丹皮各10克。 2.風寒型遇冷則發,皮疹呈蒼白色,除瘙癢外無其他伴隨癥狀。舌苔薄白,脈浮緊。治以散風解表,調和營衛。用荊芥、防風、蟬衣、薄荷、麻黃、浮萍各10克,地膚子、白鮮皮各15克。以水煎服,每日1劑。或選用麻桂各半湯,水煎服。 3.氣血虛型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治以益氣養血,疏散風邪。用熟地、當歸、白芍、川芎、荊芥、防風、蟬衣、白蒺藜各10克,黃芪、何首烏各12克,甘草6克。以水煎服。
有用0
關注
侯慶云
蘭州市中醫醫院婦產科
二級甲等
擅長:婦科疾病
已幫助用戶: 11254
問題分析: 你好,你所述的癥狀應該是蕁麻疹,可以服用氯雷他定片,嚴重的話盡快看皮膚科
意見建議:平時慎用美白去斑類化妝品,經常按摩以促進血液流動,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還要避免容易過敏的食物.如:魚蝦.蘑菇.草莓等。
有用0
關注
李國順
河北省威縣人民醫院內科
二級甲等
擅長:肺部感染,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肺心病
已幫助用戶: 165470
問題分析: 蕁麻疹系多種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種罕見皮膚、粘膜血管反應性疾病。臨床上以皮膚、粘膜的局限性、暫且性、瘙癢性潮紅斑微風團為特征。
意見建議:建議口服賽庚啶、甲氰咪胍、維生素C、維生素B6治療。
有用0
關注
賀旭華
南陽理工學院外科
擅長:頸椎病,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
已幫助用戶: 131406
指導意見:考慮蕁麻疹建議服用撲爾敏、和西咪替丁。平時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B6。多吃堿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西紅柿、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