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失眠更嚴重一般是火大引起的。
失眠是一種常見病,主要是陰陽關系引起的,白天陽主,晚上陰主,如果晚上陽氣不入陰,就會導致失眠。陽過多或陰過少,以及陰陽之間淤血或痰濁,也會導致失眠。其次艾灸具有助燃、溫經通絡、活血化瘀、壯陽補腎等作用,如果患者體質不太寒也不太弱,艾灸助陽可能導致陽盛,而陽盛會導致陽氣大而無法入陰,最后導致失眠,所以要確定患者的體質是否適合艾灸,如需艾灸,可減少艾灸量、頻率或持續時間來改善狀況。
晚上艾灸是有可能導致失眠的。
人的睡眠在中醫理論上被理解為陽入于陰分,也就是說,到了晚上人體的陽氣要進入人的陰氣當中去,變得安靜,逐漸產生睡意,產生比較安穩的睡眠,所以陰陽平衡的這種狀態最有利于睡眠。如果晚上艾灸,艾灸本身本身是一種陽熱性的治療,可助火升陽,有可能會使人的陽氣變得過旺,陽就不能很好的潛伏到陰里面,人可能會興奮、煩躁,導致失眠。因此,病情需要晚上艾灸時,辨證要準確,同時取穴也要有一定的調整,取穴數目、艾灸時間都要適當,避免陽氣過旺影響患者的睡眠。
艾灸本身能促進血液循環,伴隨濕熱體質。素體有這些,加上艾灸的熱,就會出現耳鳴、發熱、心慌、失眠等癥。艾灸后常常會有失眠的癥狀,如果出現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一種反應,此時的失眠,多很疲乏無力,或嗜睡。
晚上失眠有很多種的原因:
第一、可能就是白天午休睡眠時間過長,或者是晚上睡眠環境不好,遭雜干擾或者是睡前用腦過度,看了使人興奮的書或者喝了濃茶等等,這些都屬于日常當中的生理的干擾,造成的晚上睡失眠,睡覺不好經過調整,很快就能夠恢復。
第二、可能就是有情緒性疾病,例如焦慮,抑郁這種情況,導致患者晚上睡眠的質量不好。
第三、可能是某種嚴重的器質性疾病,比如腦部的疾病,全身性的疾病,造成生物鐘規律的破壞,導致睡眠受到影響,睡眠質量不高等等情況。
失眠屬于睡眠障礙性疾病,可以表現為入睡時困難、睡眠時間短暫及睡眠過程中容易出現覺醒等情況。首先失眠見于任何年齡階段的人群,但是以老年人發病率比較高,各個年齡段的女性要比男性幾率偏大,其次就是生活不規律的人群,包括經常值夜班、熬夜、精神障礙的人群經,常會出現早醒、晚睡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