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服藥的最佳時間根據降糖藥的作用機制不同而有所不同,磺脲類促泌劑與非磺脲類的促泌劑通常在餐前口服。
雙胍類藥物比如二甲雙胍腸溶片通常在餐前半小時服用,如果是二甲雙胍普通片可以在餐前隨餐或者是餐后服用,但是隨餐或餐后服用可以減少二甲雙胍的胃腸道不良反應,e-糖苷酶抑制劑也通常隨餐服用。還有一些降糖藥物與進餐無關因此在餐前、餐后均可以服用,比如胰島素增敏劑、如羅格列酮片或吡格列酮片、DPP-4酶抑制劑以及SGLT-2抑制劑類藥物。
不同類型的糖尿病藥需要在不同的時間服用,常見情況如下:
1、二甲雙胍在飯前服用的比較多。如果患者有胃腸道反應,可隨餐服用或飯后半小時服用。如果沒有胃腸道反應,可以在飯前15-20分鐘服用;
2、磺脲類降糖藥在飯前15-30分鐘以上服用;
3、阿卡波糖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一般與第一餐同時服用,即阿卡波糖與第一餐同時咀嚼服用,降低餐后2小時血糖;
4、飯前15-30分鐘以上服用吡格列酮、DPP-4抑制劑、SGLT-2受體抑制劑;
5、如果是短效的人胰島素類似物,需要在飯前注射。注射人胰島素類似物短效胰島素后再吃,不吃的時候不要用短效胰島素。
糖尿病不能根治,目前糖尿病的治療方法一般有控制飲食和遵醫囑服用降糖藥或者注射胰島素,積極預防并發癥,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避免高糖食物,如各種糖果甜食,減少脂肪的攝入,避免油膩和含脂肪高的食物。
糖尿病在未來幾年內能否被攻克仍然是個不確定的問題。
以前在對糖尿病的研究過程中,很多人嘗試過治療糖尿病的方法,但現在沒有成功,臨床上也沒有正式使用。到目前為止,糖尿病仍然屬于可以控制但無法治愈的疾病。嚴格來說,糖尿病并不是可怕的疾病,但要求患者與內分泌科醫生合作,使用各種治療方法,將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減少糖尿病相關并發癥的發生也是糖尿病治療的主要目的。
篩查時間通常為懷孕24至28周。
孕婦沒有糖尿病癥狀的情況下,孕婦可以在24至28周內檢查葡萄糖耐量。但是,24周前,孕婦出現了口渴、飲料和小便多的癥狀,如果體重下降,意味著孕婦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很大。孕婦即使不是24周,也要提前去醫院檢查患者的葡萄糖量。此時,可能會及時發現的疾病,最好盡快接受治療,不要耽誤。
糖尿病患者做血檢時,臨床上最常檢測的是空腹血糖和餐后兩小時血糖。
空腹血糖在每升3、9-6、1毫摩爾之間。餐后兩小時血糖應低于8、2毫摩爾/升。糖尿病患者在驗血時還需要檢測和測量糖化血紅蛋白,有助于糖尿病的診斷。做化驗時,糖尿病患者應該空腹化驗。水要禁食8小時以上。建議患者測試前不要精神壓力過大,不要熬夜,按時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