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治療是會存在一定的風險的,但基于目前成熟的技術,手術風險較低,可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系統風險:即全身性風險,包括傷口感染、出血、滲出等與體質相關的因素,可通過調整自身狀態來降低風險;藥物過敏類的風險可在麻醉過程中發生;
2、局部風險:即手術本身造成的風險,如可能發生癱瘓;實際上此類風險較小,選擇專業的大夫和專科醫院即可降低風險。
微創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好處是損傷少,缺點是有可能出現反復。椎間盤突出是因為椎間盤脫離了原有的位置,使它進入了椎管,壓迫了神經根和硬膜,引起了一系列的癥狀。微創外科的本質,就是要把神經和椎間盤都給切除掉。不是每個病人都可以進行微創治療,要綜合考慮,要是出現了腰椎間盤突出、峽部裂、滑脫等情況,微創手術是無法解決的。
通過描述公公現在主要癥狀為腰痛,如果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診斷明確,初次發病,且下肢癥狀不重(沒有明顯腿麻腿疼),可以保守治療,主要以臥床休息,少站少坐,減少腰椎負重,避免用力彎腰起身及轉身等誘發因素為主,輔以藥物或其它保守治療方法,應該會緩解癥狀,若病史相對較長,下肢癥狀重,影像學檢查提示神經根受壓明顯,正規保守治療效果欠佳或無效,那么還是手術治療解除壓迫。
病人有腰腿疼痛癥狀,存在腰椎間盤突出的可能性。
患有腰突癥的病人出現了腰部疼痛,這種現象就叫做腰椎間盤突出癥。因此病人有腰腿疼痛的癥狀,其發病原因較為多樣,不純由腰椎間盤突出引起。因此一定要對患者進行仔細地診斷和分析。應根據病人臨床表現,適時、有關輔助檢查綜合評判。如果患者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腰腿疼痛時,應該盡快采取手術或者藥物等方式對其進行治療。如單純腰椎間盤突出引起腰腿疼痛等,在初期,病人可保守治療,在后期有明顯癥狀,四肢麻木者宜手術。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可以通過以下這些手術方法控制病情的不斷發展:
1、脊柱內鏡下椎間盤髓核摘除術,在脊柱內鏡的操作下進行,切除部分突出的組織就能防止病情的不斷加重。
2、單純椎板間開窗髓核摘除術,適用于單純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
3、半椎板切除術,主要是將椎板切除,并切除掉脫出的髓核,可以改善退行性病變的現象。
4、經皮內鏡下椎間盤切除術,適用于大部分病情較為嚴重的腰椎間盤脫出患者。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可以采取中醫牽引,推拿,封閉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癥狀較重,保守治療無效,也可以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