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是腰椎纖維環的破裂或不完整,導致椎間隙的髓核疝出或者突出。突出按程度分為膨出、脫出、突出。突出是最嚴重的一種,纖維環完全破裂,髓核從椎間隙流入到椎管,從而對相應節段的馬尾神經或脊神經產生壓迫。腰椎管狹窄是整體空間的縮小,椎間盤突出是疝出的占位性壓迫。壓迫位置如果偏中央就會出現馬尾神經的癥狀,如果偏向外側,就會形成脊神經的壓迫。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可能會因為年齡、性別、患病時間等因素而不同,早期往往表現為腰痛和坐骨神經痛。腰痛是大多數患者的癥狀,常為首發癥狀,多數患者先有腰痛而后出現腿痛。另外,下肢麻木、下肢肌力下降、馬尾綜合征、間歇性跛行也是其典型癥狀。該病癥進展緩慢,如出現腰部酸脹、大小便異常等情況,應及時就診。
腰椎間盤突出癥腿麻是因為下肢神經受到壓迫所致.。是由于下肢神經受壓引起的。腰椎間盤突出是指椎間盤向神經管突出,其中有負責下肢感覺和運動的神經,壓迫了下肢神經,從而引起下肢麻木和疼痛。坐骨神經是一種常見的坐骨神經,它是由腰椎的第4、5節和骶椎的第一、三節組成的。腰椎間盤突出對下肢神經的壓迫會導致下肢的動作和感覺的改變。
腰椎間盤突出癥引起腳后跟疼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常見的癥狀,發病的原因是腰椎間盤出現退行性改變后,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和下肢疼痛。
腰椎間盤突出癥有以下幾種表現:
1、腰痛:纖維環斷裂后,椎間盤、髓核突出,對竇椎神經造成刺激,導致局部疼痛
2、坐骨神經痛:90%以上的腰椎間盤突出都是在腰4-5、腰5-骶1節段,也就是腰椎的最后兩個節段,這個節段的腰椎間盤突出,往往會對坐骨神經造成疼痛。也就是從髖關節到大腿的后方,從小腿的后面或者前面的腳掌到腳底的放射狀的疼痛。
如果有上述情況,最好去正規的醫院進行脊椎外科檢查。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檢查方法有體檢、磁共振檢查等。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的方法有:
1、醫生查體:檢查患者意識障礙、運動障礙范圍、肌力障礙范圍,從而確定是否屬于腰椎間盤突出的表現。
2、X光片:不是主要的檢查,可以間接觀察病人的情況。
3、CT和核磁共振:可以直接觀察到腰椎間盤突出的方向和大小,核磁共振可以觀察到腰椎間盤突出的時間,可以判斷是新鮮還是陳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