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進行了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來說,術后的康復運動尤為重要。術后1-2天可以保持坐位一段時間,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血栓和組織粘連的出現;術后3-14天的鍛煉重點是膝關節的活動度,可以進行坐位膝關節屈伸練習;出院之后,仍然要堅持進行康復運動,以增強肌肉力量為主要的目的,但要要注意要避免過度的運動,以防產生負面效果。
膝關節置換術后的翻修應明確假體松動、感染、假體周圍骨量丟失、假體周圍骨折等。翻修需要在首次手術中移除假體,同時檢查關節內部是否有感染。如果沒有感染,可以將新的義齒直接移植,細菌性感染主要有低毒性細菌感染和高毒性細菌感染,急性和慢性感染。急性炎癥,可在一期內進行新的關節置換。長期感染,應首先置入支架,達到手術適應癥后,再進行移植。
膝關節置換術后第1天,可以在床上進行膝關節的屈伸鍛煉。如果正常的話,術后第2天就可以下地了,在助步器的輔助下進行活動,正常在病床的周圍活動。然后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態,可以開始增加活動量,到醫院的走廊進行。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應用以下方法進行康復訓練:1。肌力訓練,手術后第12天進行術側膝關節周圍肌肉的等長收縮,以及術側髖關節、踩關節適當的抗阻訓練。先從屈髖、伸膝姿勢開始,直至屈髖、屈膝姿勢。在關節無痛、患者可耐受的條件下增加阻力。2。步態訓練,站立相訓練主要訓練患者的髖伸展,膝關節屈曲、伸展控制,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的協調運動,以及患側下肢的承重訓練。
膝關節置換術后需要注意飲食、日常調理等。
膝關節置換是一種比較成熟、比較常見的外科方法,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和膝關節變形的治療都比較有效。術后要注意保暖,不要著涼,以免造成上呼吸道的炎癥。有很大的幾率會引起關節的炎癥,造成嚴重的后果。術后要注意多吃高質量的蛋白食品,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品,以補充體內的養分,促進術后恢復。術后要注意傷口的干凈、乾凈、換藥、不能接觸到任何有化膿的感染。同時要加強對病人進行肌肉的恢復功能訓練,可以減輕肌肉的收縮,防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平時要做好精神上的護理,要與病人進行積極的溝通,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治療。
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訓練分為兩個部分共計五項,需根據患者術后不同的時間進行不同的訓練項目:
1、術后根據患者的情況,第一到兩天內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每次訓練時間十秒,休息十秒依次循環。
2、術后兩天到七天內進行直抬腿與髖關節伸縮運動,伸直抬高十秒收回依次循環。
3、踝泵運動鍛煉足踝力量,需每天堅持,直到康復。
4、術后一周,基本恢復良好,在一次進行其他相關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