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腳骨折了通常需要10~12周可以負重行動,腳骨折后可以扶雙拐,患肢不負重行走,完成基本生活需要。
正常情況下,腳骨折了治療后,應復查片子,在醫生囑咐下,去掉石膏,待10~12周后,才可恢復正常走路。骨折的恢復時間和個人體質,年齡,代謝能力都有關,也和骨折輕重程度有關。復查X光片證實骨折完全愈合后,可以棄拐進行下肢負重行走,但不可過度負重,以免發生再次骨折。
一般情況下,腳骨折后6~8個星期左右可以走路,具體內容如下:
腳部骨折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如果腳部骨折,通常采用石膏固定、外科內固定等方法進行處理,恢復時間為6~8個星期,根據患者的恢復時間長短,根據患者的恢復程度來判斷。6個星期后要到醫院做x光片檢查,檢查骨折的愈合程度,骨痂的生長狀況是否正常,骨折的線條也不清晰,可以拆卸石膏固定。
腳骨折了輕微的多數患者4-6個星期能走路。
腳輕微骨折一般是指腳部無移位性的裂紋骨折,通過石膏托固定即可。如果是腳上有輕度的骨折,一般4-6個星期就可以正常行走了。由于此時的骨頭已基本穩定。不過,在剛剛開始行走的過程中,因為很久沒有下地,下肢的力氣和腿腳的關節的功能并不是很好,至少要堅持一到兩個月的時間,這樣就可以完全的康復了。
腳骨折后,患者不要急于跑步。首先是骨折處要符合臨床痊愈的要求,其次是要進行早期的功能訓練,而骨折的恢復速度比較慢,一般要三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正常走路。跑步要看病人的具體狀況,大部分病人都要在6個月后開始跑步。如果過早跑步,可能會影響骨折端的恢復,容易造成二次骨折,給患者的身體帶來諸多不良的影響。
骨折后,復位或手術后,通常需要3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恢復。隨著骨折愈合和功能鍛煉的進行,局部肢體水腫可逐漸改善。應該多休息和保養,可以先用中藥促進血液循環和痰,可以去醫院找醫生檢查一下,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魚湯、蛋、豆制品。
通常來說,腳骨折打石膏了6個星期左右可以正常走路,具體分析如下:
需要達到腳部骨折臨床愈合標準才可恢復走路。第一,和足部骨折沒有明顯的運動癥狀。第二、足部骨折處沒有明顯的壓痛感,也沒有縱向的叩擊感。第三,拍攝足正斜位片,發現骨折線模糊或消失,骨痂穿過骨折端。第四、取石膏后,經2個星期的觀察,未見骨折部位有任何變形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