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幼兒乳牙齲齒需要治療。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齲齒是在以細菌為主的多種因素影響下,牙體硬組織發生慢性進行性破壞的一種疾病,可能會出現牙痛、腫脹、口腔異味等癥狀,如果家長不給幼兒的乳牙齲齒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幼兒的病情加重,因此幼兒乳牙齲齒需要治療。
家長可以按照醫囑給幼兒使用消炎、止痛類藥物進行治療,比如對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懸液、復方牙痛酊等。日常生活中,家長應避免給幼兒準備過硬的食物,監督幼兒少吃含糖量過高的食物,可以給幼兒多準備清淡的高蛋白食物,比如雞蛋、牛奶、雞蛋等,督促幼兒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好習慣,以減少幼兒長齲齒的機會。
幼兒喝著奶入睡、過度使用安撫奶嘴等情況,這些方面都可能導致幼兒的牙齒出現損傷,具體情況如下:
1、喝奶入睡:很多幼兒都有這個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奶中的發酵醣類會在牙齒周圍停留很長一段時間,細菌就會慢慢侵蝕牙齒,導致牙齒脫落溶解,形成齲齒。再加上人在睡覺時分泌的唾液比較少,無法及時稀釋奶水,導致口腔清潔能力下降。
2、過度使用安撫奶嘴:很多家長都喜歡用安撫奶嘴,特別是早產兒和宮內發育遲緩的幼兒,有一定的安撫作用,可以促進寶寶的成長。不過一般在孩子10個月左右時,最好停止使用安撫奶嘴,否則會導致孩子上前牙前突形成裂痕,引發乳牙齲齒的情況。
如果是即將脫落的奶牙,需要更換的話,可以考慮將其牙齒給拔下來。但是,乳牙如果不能立刻更換,就會出現非常嚴重的蛀牙病,而且還是殘冠殘基,沒有保存的必要,必須要把牙齒拔掉。在拔掉了乳牙以后,要看是否可以長出。如果恒牙無法正常長出,建議家長及時帶患兒前往正規醫院的口腔科室,由專業的醫生進行檢查,然后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乳牙齲齒如果早期不及時治療,齲洞會越來越深,最終影響恒牙的發育和萌出,導致恒牙發育缺陷和萌出不正常,最后可造成錯牙合畸形。嚴重的齲齒,會有變形鏈球菌進入血液循環,甚至影響心臟、腎臟等整個身軀器官。
幼兒中齲齒一般需要治療,可以進行充填治療。
如果孩子在深齲的時候出現了牙髓炎或根尖周的病變,就必須進行根管治療,但是如果孩子的齲齒根尖周的炎癥比較嚴重,根尖周的炎癥不能完全恢復,或者根尖周的炎癥不能控制,導致孩子的乳牙牙根出現大面積的吸收,這時候就應該拔掉乳牙,拔掉乳牙后還要用間隙保持器來支撐間隙。
乳牙齲齒不一定需要拔掉。
如果乳牙和將要萌出的恒牙有很大的聯系,可以提前拔掉。乳牙下方的恒牙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萌出,需要進行徹底的牙體充填和根管治療,直到恒牙快要萌出為止。齲齒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主要是因為牙齒不干凈,不能按時刷牙,或者是不能及時的漱口,否則可能就會出現齲齒。建議患者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