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是指從出生后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由于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征。主要表現為姿勢和動作障礙,有些兒童還會出現智力低下、視覺、聽覺、語言障礙等癥狀。腦癱的原因主要有:早產、難產、窒息、黃疸。在這些因素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氧和窒息。通過營養神經支持治療可改善大腦功能,康復鍛煉可改善患兒肢體狀態。
一般來說2歲小兒腦癱的表現可能是以下這些:
1、智力障礙,理解能力不強,無法與人進行正常的交流,無法聽懂對方的語言。
2、注意力不集中,對身邊的事情不感興趣。
3、運動能力弱,走路不會,姿態不穩,不會自己坐著。
4、癡呆、不能微笑、易激動、愛哭。如果有以上癥狀需要盡快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確定導致腦癱的原因,并進行康復治療。
小兒腦癱反射發育異常,主要表現為原始反射延遲消失或持續存在,保護性反射延遲出現或不出現。還會出現肌張力和肌力異常,所有的腦癱患兒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肌張力異常,并伴有輕重不等的肌力降低,痙攣性腦癱肌張力增高,不隨意運動型的肌張力變化和障礙,共濟失調型腦癱肌張力降低。
小兒腦性癱瘓又稱小兒大腦性癱瘓,俗稱腦癱。是指從出生后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由于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征,其表現癥狀有,運動障礙,運動自我控制能力差,嚴重的則雙手不會抓東西,雙腳不會行走,智力障礙,語言障礙,語言表達困難,發音不清或口吃,生長發育障礙等。
母體在胚胎期遭受風疹、巨細胞病毒、梅毒等感染。感染通過胎盤侵及胎兒產生先天性感染與畸形。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易受外界環境因素如物理、化學或生物因子的影響,尤其對8周以內的胚胎更為敏感。這些因子可引起胚胎的分化發育障礙,導致腦癱兒的出生。
妊娠期因素母體遭受感染,化學因素許多藥物和環境污染物對胎兒發育有致畸作用。這和藥物的性質、毒性、劑量、給藥方式、作用時間等有關,也和胚胎月齡有關。致畸藥物的種類繁多,常見的有:抗腫瘤藥、抗凝血藥、有機汞、酒精等。家庭裝修中的甲醛、苯類對人類危害越來越普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應用產生的毒性損害很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