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脊灰疫苗滴劑后發熱要及時退燒,輕微發熱可以不治療,體溫37.6~38.5℃可以用溫水浴或用34~37℃的溫水擦拭腋下、腹股溝、頸部、額頭、手心、腳心等部位進行物理降溫;如果體溫高于38.5攝氏度,可以使用安瑞克之類的退燒藥物。如果孩子是單純的服用脊灰疫苗滴劑引起的發熱,那么在一到兩天之內就會退燒,同時還會出現其它的感冒癥狀,需要針對原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一般情況下,打完脊灰疫苗后發燒,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日常護理、物理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具體分析如下:
1.藥物治療:打完脊灰疫苗后發燒,發燒達到或超過38.5度,家長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混懸滴劑、利巴韋林顆粒等藥物給寶寶治療。
2.物理治療:打完脊灰疫苗后發燒,可以用冰塊冷敷額頭、溫水擦浴、貼退熱貼等,達到物理降溫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退熱的同時要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
3.日常護理:家長要讓兒童多休息,注意保暖,空氣注意流通;平時要讓兒童多喝水,注意選擇清淡、柔軟、易消化的食物。
通常來說,2個月的嬰兒打脊灰疫苗后發燒通過以下方式治療好,具體分析如下:
2個月的嬰兒打完小兒麻痹癥疫苗后會出現發熱,這是接種疫苗后的正常現象。疫苗是一種生物制品,也是一種抗原,一般可以用退熱貼、毛巾、紗布沾適量的溫水來熱敷孩子的額頭,如果孩子的體溫高于38.5攝氏度,可以不要使用布洛芬混懸液,但是要及時進行物理降溫,同時注意溫度的改變。
打完疫苗出現輕中度的發燒,通常不需要特別的處理,休息好之后多喝水。接種疫苗后發熱,有可能是疫苗反應,一般情況下,兒童的體溫不會超過38℃,可以進行退燒。一般通過物理退燒來退熱,此時可以多給寶寶多喝溫水。絕大部分的疫苗都是很安全的,只有少部分的人群打完疫苗之后可能會出現發燒,也可以用溫水來退熱。疫苗發燒是正常現象,可自行好轉,不用過度擔心。
孕婦發燒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處理:
懷孕期間發燒可以使用30%的酒精擦拭頸部、兩側腋窩、兩側大腿根等部位來進行物理降溫,用酒精擦拭的時候要注意保暖。額頭、頸部可以用冰袋、濕毛巾等降溫。懷孕期間要多飲水,要及時了解病因,如果是感冒引起的發熱,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板藍根,也可以肌肉注射柴胡注射液,扁桃體炎癥可以服用阿莫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