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寶寶一周歲以后就可以吃鹽了,具體分析如下:
食鹽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鈉,鈉在人體中具有促進神經和骨骼生長的功能。實際上,很多食品中都含有鈉,一些常見的輔助食品中也會有鈉的存在,1周歲以下不吃食鹽,兒童不會缺少鈉,一周歲之后可以適量加入食鹽。如果寶寶1周歲后才開始進食,建議盡量少食用和成年人一模一樣的食物,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清淡,含鹽量較少的食物。
一般來說四到六個月的孩子就可以吃蛋白。
添加輔食的原則應該是先從一種開始,逐漸適應孩子的胃腸道,然后再增加食物種類。這段時間可以給孩子吃蛋黃,蛋黃過敏的幾率比較低,也比較容易被吸收,而且里面的營養成分也比較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八個月以上的孩子可以逐漸添加蛋清,因為蛋清中含有一些卵白蛋白、卵類粘蛋白、卵轉鐵蛋白等,這些致敏源存在于蛋清中。
寶寶在三歲之后就可以適當的吃一些蔥、姜、蒜。
蔥、姜、蒜都屬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而寶寶的胃腸功能相對比較弱,所以過早食用蔥姜蒜等容易對寶寶的身體造成損傷。即使是在三歲之后也建議盡量將蔥、姜、蒜以熟的狀態呈現在寶寶的食物中,從而更安全的實現其所具備的殺菌消炎等積極作用。
同時在食用蔥姜蒜等刺激性食物后,在平時也應讓寶寶多吃蔬菜、水果、瘦肉、雞蛋等食物來中和其對胃腸道的影響。
寶寶一歲以后就可以吃鹽,一歲以內的嬰兒食品不要再額外加鹽,因為天然食品中存在的鹽已能滿足寶寶需要,再額外加鹽則可能對寶寶有害。小兒過度食用鹽的危害就會導致口腔里面的唾液分泌減少,從而溶菌酶的含量也相對減少。這樣一來就會導致病菌在呼吸道滋生。
嬰兒到六個月以后可以吃鹽,隨著生長發育營養的需要,嬰兒主張低鹽飲食。嬰兒期一般不主張給小孩吃鹽,但是鹽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小孩的輔食中,包括奶粉、母乳里面,都含一定的鹽。
小孩在一周歲以上才可以吃鹽的。在一周歲以內,寶寶都是不需要特別吃鹽的,因為母乳和輔食中本身就會含有少量的鹽分,就可以滿足孩子生長所需,如果在食物中放鹽反而會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