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年人的黃疸指數范圍在1.7-17.1μmol/L之間。如果病人的指數超過17μmol/L,介于17.1-34.2μmol/L之間,此時多稱為隱性黃疸,也就是雖然病人有膽紅素的升高,但是在臨床上肉眼看不出黃疸的表現,既沒有鞏膜以及皮膚的黃染。如果病人膽紅素高于34.2μmol/L,此時多稱為黃疸。
新生兒黃疸80%孩子出生時都有。新生兒出生后第一日血液中膽紅素含量低于6mg/dl,第二日含量低于9mg/dl,第三日低于12.9mg/dl屬于正常值,即為生理性黃疸;每24小時血液中膽紅素含量的上升幅度低于5mg/dl即為生理性黃疸,反之則為病理性黃疸。
一般情況下,2月齡屬于新生兒期,肝臟代謝能力不足,體內產生的膽紅素不能被肝臟完全處理,膽紅素入血容易導致生理性黃疸。2月齡小兒黃疸指數正常值不超過15mg/dl。
黃疸指數是評價肝臟功能的重要指標,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一般在生后第7~9天消退,隨著日齡的增加,血清膽紅素趨于正常水平。如果黃疸持續升高或反復發作,則判定為病理性黃疸,需要盡早就醫,查找病因。
一般情況下,寶寶黃疸正常值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數值,也沒有一個標準的回答。具體分析如下:
由于胎齡不同,日齡不同,寶寶的病情也不同,所以黃疸的數值也是不同的。例如,新生兒第一日的黃疸數值不會大于6mg/dL,第二天不會大于9mg/dL,第三天不會大于12mg/dL。不過,若嬰兒為早產嬰兒,或是伴有其他病癥,例如合并有炎癥、溶血等,則會出現黃疸的數值有差異。具體的數字可以參考,有特殊的曲線,可以查看,可以讓醫生確定黃疸值在不在正常范圍內,要不要治療,要怎么治療。
新生兒出生當日黃疸指數最高約51.3umol/L(3mg/dl),足月兒血清膽紅素正常值不超過204umol/L(12mg/dl),早產兒血清膽紅素正常值不超過255umol/L(15mg/dl)。如果新生兒血清膽紅素值超過15mg/dl,或者血清膽紅素每日上升過快超過5mg/dl,足月兒黃疸持續時間超過14日,早產兒黃疸持續時間超過四周或者黃疸退而復現,均提示病理性黃疸的可能性較大。
30天的嬰兒黃疸正常值是12.9mg/d,黃疸值高的話可以進行藍光照射治療,如果懷疑是母乳性黃疸的話,可以暫時停吃母乳72小時,平時給寶寶多曬太陽,可以多給寶寶補充一些蛋白質和營養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