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急性心梗可能是由于吸煙、高血壓、糖尿病等因素導致得上的。具體內容如下:
如果患者存在吸煙、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素,則有可能導致患者的血管內皮損傷,血液中多余的脂質成分沉積到血管壁下,通過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如果患者的斑塊持續增大不穩定,破裂繼發血栓形成,導致冠狀動脈完全閉塞,造成心肌壞死及組織器官供血不足,則有可能導致急性心梗。
急性心肌梗塞進行溶栓的最佳時機是盡早進行,出現心梗后應及時進行溶栓,通常在6個小時以內進行溶栓。
三個多小時后,溶栓術的作用和急診治療差不多,也就是說,靜脈的開放程度差不多。但如果持續的時間太久,超過十二個小時,這個時候就不是溶栓的時候了,因為壞死的心臟已經接近壞死,溶栓只是會加大失血的危險,對患者來說,好處很小,最好的辦法就是溶栓,一旦被發現,就要抓緊每一分鐘的時間,這是最好的時機。
急性心梗并沒有絕對的預防途徑,但是注意以下幾點可以降低心梗的可能性:
1.急性心梗是冠心病急性發作狀態的先決條件,如果患者一定有冠狀動脈病變。那么就需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盡量避免冠狀動脈病變。戒煙限酒。忌暴飲暴食。每天堅持鍛煉時間30min,增強自身免疫能力。
2.如果是患有冠心病伴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脂血癥者,須由?漆t生進行診治,當血脂、血糖和血壓得到控制,能減少心梗機會。
心肌梗死在冠心病中危害最大,可根據下列原則予以挽救:
1.發生心肌梗死應絕對臥床休息,如發生于家庭中,嚴禁病人活動,需靜止,可盡量減少心肌耗氧。
2.家中有氧馬上吸,流量可選每分鐘3~4L。
3.入院時先建立靜脈通道以隨時給藥。
4.服用止痛藥物如嗎啡或者杜冷丁,由于疼痛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反而使病情惡化。
5.用心電監護儀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并及時發現心律失常,可應用利多卡因治療,如有室性顫動可電擊復律。血壓降低、收縮壓低于50mmHg時可應用升壓藥。
6.如發病時間未超過6小時而無出血性疾病及癥狀者,可應用尿激酶及鏈激酶溶栓治療,溶栓無效者可植入支架。
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檢查方法為心電圖檢查和心肌損傷標志物,須于十分鐘內做心電圖檢查,和心肌損傷標志物須在30分鐘內顯現的研究結果。急性心肌梗塞也需進行血常規,腎功能,電解質,D二聚體等檢查、輸血前檢查,凝血四項等內容。這些項目都是非常必要的檢測指標,但不能因為患者病情復雜就忽視了對其檢查,以免延誤搶救時機。急性心肌梗塞一確診就清楚了,應盡早給予再灌注治療,具備條件時,應進行介入治療。
對于已經發生心肌梗死或正在發展為心梗的患者,應該及時地采取溶栓療法和抗凝藥物,并積極控制心室率、血壓、心率,以減少梗塞面積、降低死亡率。
非st段急性心梗死是比較嚴重的。
一般以st段抬高為主,臨床將其劃分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心肌梗死,雖然沒有st段抬高,但也出現了心臟梗死,如心肌酶譜肌鈣蛋白異常等。在處理上,與段抬高性心梗不同,非st段抬高性心梗不建議進行溶栓,以免觸發凝血機理,從而導致病情惡化。而非st段急性心梗死是比較嚴重的。